烟草在线石林消息 清晨6点多,天才朦朦亮,家住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长湖镇豆黑村委会的烟农赵德亮就出了门,他现在每天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家里的20亩土地整理成什么样了。
老赵今年四十五岁,从能下地干活就开始种烟到现在已经三十年了,自从今年2月4日石林县五万亩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开工以来,他每天一早都要去自己的田里转上一圈,看着田里的石头一块一块被取出来,自己的地一片一片变得平整,心里不禁想着:“再也不用绕那些沟沟坎坎种田了……”
老赵所在的豆黑村委会,正是今年石林县五万亩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的八个标段之一。这次的“石林项目”,可以说是云南省近年来最大的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
为什么选在石林?
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老烟区,石林气候条件好,种烟环境非常优越,著名的红花大金元品种就诞生在此地,烤烟种植也一直是石林农民收入的大头。
但是,石林全县山地就占了近七成,而且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意思指的就是“岩石裸露的地方”,由此不难想象,这里的土地最大的特点就是石头多,土地资源有限,可耕作的土地更是分布零散,非常不利于大型农用机械作业,同时,这样的地形也不利于保水、保肥,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困难。
“我们种烟靠不了农机,全得靠自己,家里有牛的人家还能用用牛耕,但是有些地石头太多了,连牛耕也不行,会被石头卡住!而且机械进不去,不能深耕,地里的土很容易就结块了。”老赵这样告诉我们。
正是为了改善这样的种烟条件,去年,经过昆明市委政府、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等各级领导的深度调研,决定在石林的这片土地上实施五万亩土地整理项目。
根据规划,整个项目确切将整理土地55000.95亩,这五万多亩的土地,涉及到的是石林县长湖、圭山两个最大的烤烟种植乡镇,两个乡镇下辖的14个村委会有8000余农户靠栽种烤烟为生。
为了帮助这些烟农们,这个设计总投资11008.58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烟草部门投入了补贴资金10700万元,并且实实在在地参与到了这个项目的实施当中。
根据这两个乡镇的土地分布情况,石林县人民政府和市、县两级烟草公司按照国家局基本烟田土地整理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了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按照“宜平则平、宜台则台、宜坡则坡、宜梯则梯”和“轻度为主、兼顾中度、严控重度”的原则,对地势开阔、坡度15°以下的土地进行整理,通过“表土剥离、挖高补低、取石、垒埂、耕作土回覆”五个主要工序,打破原有的田块界限,小田并作大田,取消不必要的田埂,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耕地面积,形成规模化种植、便于机械耕种。
“土地整理后,“田成方、地成块”,耕地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更加有利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改造过的耕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都将得到较大提高,能够大大缓解当前烟叶生产面临的不利局面,对夯实整个石林县烤烟生产条件,提高烟农生产质量和效益,增强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起到支撑性的作用。”昆明市局(公司)基础办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但是土地整理的意义还不仅是如此,它更是一项包括减工降本增效、保持生态平衡、增加土壤养分等多方面工作,实现对田、水、路、林综合整治的系统性工程。”
这次的“石林项目”,将新建容量1000立方米的水池1个,修缮600立方米水池2个,同时新建容量为15立方米的小水窖2200个。平均下来每一万亩土地配置水窖400个,这对于已经连续遭遇四年干旱的石林地区,意义重大。
举个例子来说,属于整理范围的长湖镇舍色村委会,整个村仅仅依靠一口深挖井为当地供水,供水数量不足不说,用水还时常出现限时供应的困难。再遇上烤烟移栽,烟田大量需水之时,如此供水状况对于承担着长湖镇重要种植任务的舍色地区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而“石林项目”实施后,随着水池和水窖的修建,这片土地上水高地底的地方将能实现水源全覆盖,而水低地高的地方也能通过小水窖进行灌溉,从而真正使水源进到地块。
“时下正值烟叶育苗的关键时期,整个昆明地区连续四年的干旱给育苗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项目区2200个水窖将尽量赶在3底前完工,投入到今年的抗旱育苗及随后的移栽工作中,尽可能地缓解烟叶及整个农业生产的用水压力。” 昆明市烟草公司石林分公司分管烟叶生产的负责人说。
除了解决“水”的问题,“石林项目”还将新建田间机耕道路90条,总长达111.8184千米,其中路面净宽4米的有17条,净宽2.5米的有73条。项目建成后,当地烟农的各种农用机械就能直接开到自家地里,通过机械种植烟农就能真正实现减工降本。以老赵家为例,通过土地整理,地变平、路修通, 以前干农活靠肩挑背扛,以后自家的拖拉机就能派上用场,以前每亩地要用近30个工,以后就只用20个不到,按每个工价40元算,每亩就能减少用工投入400元。这样一算,整个项目近5.44万亩的烤烟面积,每年就可以降低用工投入2176.02万元。
我们还了解到,项目区90条机耕路的两旁将种上1万余株桧柏,用于防风防灾,同时新建总长6000多米的排涝沟9条,抵御洪涝灾害,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这些建设内容,使“石林项目”在“在保护中整理,在整理中保护”,增加耕种面积的同时,也尽力保护好生态环境。
针对整理前后土壤肥力结构变化,昆明市局(公司)还专项划拨了100万元产前投入资金,用于改良项目区土壤。当年整理、当年种植,尽可能不影响烟农收益,是昆明市局(公司)实施五万亩土地整理工作的思路之一。通过增施有机肥等生物、农业技术措施,尽快恢复土壤肥力,从而使尽可能多的新整理土地当年就能投入农业生产。
“今后我们还将持续进行这方面的投入,帮助烟农逐年改善种植条件,最大限度地使他们通过这个土地整理项目受益。”市公司基础办的负责人说。
在维护烟农利益方面,昆明市局(公司)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土地整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耕地面积增加或减少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容易产生与烟农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点上,昆明市局(公司)借鉴湖北恩施土地整理的宝贵经验,遵循“同增同减”的原则,即规定以村为单位,按照土地整理之前的占比比例,在同一村委会范围内参与项目的烟农,土地在整理后要增一起增,要减一起减,以公平公正确保烟农参与土地整理项目的热情和积极性。
“方便烟农生产、生活,提高烟农生产效益,这些跟我们昆明烟草所倡导的“让烟农得实惠”的服务理念是一致的,也是我们投入这个‘石林项目’的初衷。”昆明市局(公司)基础办的负责人这样说,他还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项目区平均每年种植烤烟5.5万亩,以前平均每亩收购120千克,按每千克18元计算,每亩烟农可以收入2160元。土地整理以后,每亩收购烟叶可达140千克,按每千克25元计算,每亩烟农可收入3500元,比原来多出1340元。”
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从站在田埂上的老赵眼里,看到的是老赵对“石林项目”满满的期待,而从那期待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一块块平整的烟田、一条条平坦的机耕路、一个个如星般点缀的小水窖,还有那一颗颗迎风招展的绿树。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