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 疫情防控 烟草在行动 > 正文

战“疫”路上女人花

——湖北宜昌远安县局女职工下沉社区工作纪实
2020年04月02日 来源:我的烟草公众号 作者:余春华
A+ A

  “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女人花,随风轻轻摆动”,女人,本该如花似梦。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湖北宜昌远安县局的这群小女子们,毅然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她们或热烈、或清丽、或芬芳,各自散发着属于烟草人的爱与执着,宛如春日里争相绽放的繁花,成为这场战“疫”中最美的风景。

  沙漠玫瑰:愈干涸,愈热烈

  “妈,我在这边会注意身体的,帮大家做点事,这日子也挺充实的。”每次和远在宜昌的妈妈打电话,鸣凤市场部的副主任陈娟,就尽量放松语气。

  岂知,她这一路何曾轻松。谁也无法预料,春节期间前往外地探亲的她,被疫情隔离在孝感市。从大年初一开始,一路攀升的确诊病例,让这个本不发达的城市,成为省内仅次于武汉的重要疫区。封城、封路、封小区,形势一天天愈加严峻,回不了家乡,陈娟可谓忧心忡忡。

  陈娟所在的孝感高新区东苑社区,是一个常住人口1万多人的老旧小区,老年人多、杂居住户多,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后,对生活物资的需求呈井喷式爆发。由于严重缺乏人手,社区开始招募志愿者,作为一名党员,她主动申请成为了一份子。

  “我是订单员、统计员、搬运工、送货员一肩挑,权力很大哦!”面对这份新差事,陈娟学会了苦中作乐。面对6幢361户居民的生活物资采办问题,她成了七天无休、朝八晚十的“拼命三娘”。白天,蔬菜、肉类、鱼类等各路供应商到货后,他们都要一份一份进行分装、打包、发放。有些老年人腿脚不便,就要逐一送货上门。没有电梯,徒步爬楼;缺少工具,肩扛手提。“不喝水、不上厕所、步行两万多”俨然成了日常的考验,据统计,一个多月来,她已累计送物资600多户。晚上,她还得挨家挨户收集信息,统计订单。“再坚持一下吧,形势已经好起来了!”每每她感觉支撑不住的时候,总是这样安慰自己,也安慰着小区居民。

  东苑社区3号楼的刘奶奶,是一个84岁的独居老人。在送货当中,陈娟注意到老人家耳背,不用会微信,打电话也听不清,于是对她格外关照。隔三岔五,她都要去跑一趟,看老人家身体还好不好,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好几次,陈娟自掏腰包买蔬菜带给她,当作对老人的一片关爱。“小陈,你真是个好人,你以后要走了,奶奶会舍不得的……”老人无以为谢,只能一遍遍地反复念叨。

  “这段日子,虽说苦点累点。但以后再回想起来,也是难忘的美好回忆呢!”这一刻,陈娟觉得自己是真的放下了。是啊!只要心中有梦,眼里有光,又何惧身在何方呢?

  山间茉莉:未盛放,亦暗香

  “大妈,现在疫情还没过去,不能坐一起拉家常呢,都回家去,好好的!”

  “叔,现在出门钓鱼要不得啊!等疫情过后您再出来散心!”

  “大爷,现在还不能上街,您要买药、买种子,跟村委会说一下,会帮您解决的。”

  “姐,我家也有小孩,买奶粉、纸尿裤,我帮你。”在客户经理这个岗位上干了七八年,余秋艳这个90后的萌妹子,特别喜欢与人打交道。

  春节期间,回娘家的余秋艳滞留在远安县洋坪镇芦溪湾村。村里设起了3道关卡,用以限制人口流动,其中一道就设在余秋艳的家门口。

  农村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战场,返乡人员回家、探亲人员聚集、防疫意识薄弱、乡间小路四通八达等种种因素,无疑为防疫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村广播一遍遍宣传、村干部一户户上门,苦口婆心仍不容乐观,有抄小路绕道关卡的,有在家待不住要出门遛弯的,还有各种“理由”要求上街的。在家带孩子的余秋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样下去不行,我要去帮忙!”年初三,余秋艳在家坐不住了,郑重地向家人道出心声。“这怎么能行,你出去了,孩子吃奶怎么办?”妈妈和丈夫一致提出反对意见。

  “现在,同事们都参加了志愿者,我不能袖手旁观啊!”余秋艳如是说道。“我就在前面路卡上帮帮忙,孩子饿了就送过来。”顾不得家人阻拦,她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通过几天观察,余秋艳发现乡亲们喜欢往外蹿,是有原因的。“在家憋久了的,让他们错开时间,保持距离,在门前屋后转转,行不行?”“家里有需要买东西的,我来做统计,镇上的超市我熟,帮大家送过来。”“农资问题,村委会是不是统一安排团购比较好?”平时做营销服务的经验,此时派上了用场,余秋艳主动帮村委会支招。

  每天七点,余秋艳总是按时到岗。测量体温、劝返无证人员,一样也马虎不得。在值守的间隙,她的手机又成了订货平台,一笔笔记录着大家的物资需求。她未满6个月的宝宝,却只能抱到值守的帐篷中吃奶。相信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因为这份无私的爱,而引以为豪。

  寒冬腊梅:性高洁,傲风雪

  “我在小区值班,一切还好。你在医院千万要保重,相信离胜利不远了!”每次和丈夫通话,今年已经51岁的焦京继总是不断地叮嘱。自从丈夫到一线救治病人,他们未曾见面,已经整整43天。

  43天前,大年三十。丈夫贺方军接到通知,他所在的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收治新冠病毒肺炎病人的定点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投入一线。贺方军简单地收拾衣物,这一去便没有回家。

  5天后,高新区苏家榜社区发出招募志愿者通知,焦京继二话没说,便报名要求参加小区值守。班长照顾女同志,特意安排她值白天班,焦大姐却说自己家近,她值夜班更方便。

  “午夜12点至早上6点”“晚上6点至午夜12点”,签到表上清晰地记载着36天来,她每天的打卡记录,也见证着她所照亮的那一个个清冷夜晚。每当夜深人静,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焦大姐总爱打开手机,翻看照片中往日的家庭生活,为身在医护一线的丈夫祝福,也默默期许下一个生活愿望。

  3月2日,她刚刚交完班,正准备回家休息,群里发来消息,市政府调配的爱心蔬菜马上运到小区,急需人员帮助发放。当时,正下着淅沥小雨,焦京继来不及换上雨衣,扣上一顶帽子便加入到搬运的队伍当中。等到为220户居民一一发放到位的时候,她才发现,身上的雨水、汗水和泥水早已交织在一起,无从分辨开来。

  “焦大姐,贺医生回不了家,您在家可要多保重,不要这么拼啊!”左邻右舍看到她,总会关切地说上几句。

  “我多付出一点,要是能让病毒少传播一些,也算是在后方支持他,他就能早一点回家啦!”焦大姐总是一脸幸福的回答,一如往日里的豁达与憨厚。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