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畔、山海江田,花团锦簇、红旗飘扬,在举国欢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岔村的烟叶交售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烟农们有序进入站点搬运烟叶,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近年来,辽宁省丹东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烟叶产业优势,通过推动生产政策、设施建设等向帮扶村倾斜,持续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上久久为功,努力实现“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愿景目标。
图片推广烟夹夹烟烘烤技术,减工降本 /丹东市局(公司)供图
家门口的幸福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底子薄、就业技能水平低,东岔村产业基础薄弱。为帮助该村实现产业振兴,丹东市局(公司)大力实施烤烟种植产业扶贫惠农计划,在烟叶种植计划分解、技术指导、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主动倾斜。
为了提升东岔村烟叶生产技术水平,丹东市局(公司)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持续加大烤烟种植、烘烤技术培训力度,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以及沈阳农业大学的教授,围绕烤烟栽培管理、烟草植保、合作社建设等方面内容开展专题培训,组织烟农先后前往青椅山镇、毛甸子镇实地学习,把理论和实践贯穿烟叶生产技术培训的全过程,为烟农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
结合东岔村现有基础条件、设施设备,双山子烟叶工作站技术人员针对生产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紧紧围绕丹东“鸭绿江”特色烟叶质量目标,助力当地烟叶产业升级。他们建立绿色防控综合示范区,推广“以虫治虫”的绿色防控技术;协助成立金叶专业合作社,推进“烟草公司+合作社+困难户”生产组织模式,组建种植、烘烤、分级挑选、劳务服务作业队,重点吸纳困难户加入,着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收入问题。
“丈夫外出打工,我看家带孩子,可成天守着家没活干,生活压力太大。”东岔村村民刘玉杰一直期待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听说村里成立了金叶专业合作社,她立刻报了名,并在免费培训后顺利加入了专业化服务队。由于年纪轻、学习技能快,她逐渐成为烟叶专业服务队的骨干队员。
“在烟叶合作社打工,每月能挣3000多元,而且干活的地方就在村里,还能照顾到家里,我们很知足,只要合作社有活干,我会一直踏踏实实地干下去。”刘玉杰说。
身患强直性脊柱炎的村民阎春林,得知村里成立金叶专业合作社后,入股合作社,其妻子也在合作社打工,一家人年均增收近万元。
在烟叶种植产业的带动下,东岔村的部分村民加入到烟叶育苗、采收、编杆、烘烤、分级打包等生产流程中,从打工者变成了“手艺人”,走上了“金叶致富路”。
小烟夹大作用
技术有了、土地有了、劳动力也有了,但薄弱的基础设施一直困扰着东岔村的发展。
结合东岔村现状,丹东市局(公司)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补齐东岔村发展短板,补贴资金为合作社建设育苗大棚、购置烟夹;协调资金为合作社购置了电动喷雾器、施肥车、带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自动加煤机等,使烟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指导合作社新建烟叶分级室,自建密集式烤房群,大幅提升烟叶烘烤质量。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减少生产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烟农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市局(公司)积极推广的烟夹夹烟烘烤技术,发挥烟夹在烟叶编杆、装房、解烟等生产工序中增加烘烤容量的作用,进一步减少烘烤房次,村里烟叶烘烤效率和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现在使用烟夹烘烤烟叶真是太轻松了,与传统烟杆编烟相比,烟夹编烟上烟下烟速度快,夹持烟叶数量多,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减少了人工成本和燃煤污染,减工降本增收,可谓一举多得。”烟农于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新发展新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丹东地区具有良好的烟叶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发展烟叶种植,村民有了工作、增加了收入,“金叶子”一步步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没想到种烟给俺们村带来这么大的变化,日子也有盼头了。”村里的老会计曹福义感慨万千。
一片片“金叶子”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一片片“金叶子”描绘出东岔村振兴的新画卷。如今的东岔村,村前村后绿意盎然,家家户户通了水电,高低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平整宽敞的柏油路,文体广场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憩之地,新建的便民服务中心满足了村民多样化需求,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心中美好的生活,烟草行业在乡村振兴这场战役中,留下了责任烟草的清晰印记。
丹东市局(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保持帮扶力度不减、步伐不停,大力推动烟叶产业发展,持续提高东岔村乡村建设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助力东岔村绘就乡村振兴更美画卷。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