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宽窄文化 > 正文

庐恺居主的宽窄情结

2020年01月03日 来源:宽窄之道 作者:三水
A+ A

  个性鲜明,执拗地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礼制的蒙古族艺术家那木尔羊角先生,是成都宽巷子11号“庐恺”居主,最有文化内涵的原住民,汉名杨桂林。

宽窄转换随建筑个性而动

  羊角先生亲自泥塑的钟鼎文“庐恺”二字,与古朴奇特的高大门面互为琴瑟,凸显其不二门洞的建筑艺术气质。

  庐恺(一说“恺庐”,古之门牌书写顺序应当从右到左,待考)是宽窄巷子40多个院落中最具张力的地标性建筑,一反坐南朝北的传统建筑制式,青砖灰瓦略带沧桑的大门朝西北偏斜,主人家认为,太阳由东向西变化,倾斜角度,减少阳光直射,更有利于居家。这一小小的变化,却促成宽窄巷子与众不同的建筑样式,富有张力的门洞。

  在宽窄巷几十栋四合院中独此一家,显其另类风格。“庐恺”是宽窄巷子老宅最佳形象,成为上海世博会四川馆的招贴画的主画面,这多多少少让羊角先生感到几分得意。纯正独特的民居才是全人类共有的,执拗坚守似乎有些孤独,正是这种孤独成全了庐恺居主羊角先生要把这栋院子做得更加有文化内涵。羊角先生认为,“独特”为窄,“实际”是宽,宽窄转换随建筑个性而动。

  二进院的壁上,分别用汉、满、蒙文书写的“庐恺”字样,表达居主的良苦用心:一层意思,本院落为清军驻军居所,当下为民族和睦团结的民居体验馆;第二层意思“庐”即茅屋,“恺”即高兴,居住在茅屋非常悠然自得。

  庐恺是占地一亩半的三进院落,保护完整,羊角先生处心积虑地维护院落的200多年来的历史原貌,不粉饰,不做作,原本3米高的空间后来被加高的梁柱墨线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帘,房屋外立面选用篾巴子、青砖等建筑材料,门框窗棂均用纸糊,还原历史上真实的生活场景。这正是羊角先生的初衷,保持原有风格,淡化商业,无处不在地传递成都民间民俗文化的信息。

  堂屋是庐恺的视角中心,营造着浓浓的艺术气场,四周墙壁挂着羊角先生书写的满蒙字幅:“和谐”“民族团结”“生活”,以及他的国画作品。有两幅题词尤其引人注目,一幅梁漱溟亲笔书题词“艺海无涯”,一幅是老舍夫人胡絜青的墨宝“博采求真”,明白无误地透露出居主的身份和志趣。

  羊角先生是集篆刻、雕塑、国画为一身的艺术家。他从小生活在少城,时常到国画大师陈子庄家里偷经学艺。尽管他出身满蒙翰林世家,但到父辈时,家道中落,他边打工边学习,上世纪60年代初考入四川美院雕塑系,并参加了蜚声中外的收租院的集体创作,之后有参与了春熙路孙中山铜像、武侯祠诸葛亮雕塑以及阆中张飞庙张飞雕像的修复工作。

  在大量的艺术实践中,羊角先生厚积薄发,开始了篆刻研究,他的篆刻艺术表现,显露出其扎实的艺术功底,篆刻艺术达到很深的造诣。他在武侯祠工作期间,为中外旅人雕刻不计其数的印章,也为李一氓、张爱萍、魏传统、陈毅的子女雕刻印章。他在残缺的汉砖上刻印章,有着古朴自然的肌理,深得艺术方家赞许。他最得意的是培养出四川篆刻大师陈明德先生,这位西冷印社会员对羊角先生有着深深的师生情谊。

  老宅注入活力才能活化出宽路

  羊角先生有着广泛的情趣,有着天马行空的才情,尤其痴迷传统民俗文化,他试图以庐恺为阵地,再现成都民俗文化。

  最能体现庐恺本质特色的是一方天井。这方天井,生长了一株60年的万年青,弯曲枯瘦,顶端盘亘着一团枝叶,犹如鸟巢,极具感染力。天井角落有一口长满青苔杂草的废井,羊角先生称之为“通仙井”,宽巷子曾有一口井叫“通仙井”,早已荡然无存,便借用此名,并郑重其事地在井边一块石头上刻下“通仙井”三个字。

  天井围墙旁堆积了一摞汉砖、唐代瓦罐、明清瓦当,而这些历史碎片见证了成都民居发展过程。羊角先生收集的汉砖中有几块文物价值极高,有一组栩栩如生的浅浮雕人物,有的是表面上釉,在太阳照射下熠熠发光。还有一块上面刻有一匹飞奔的骏马,上面写有元马二字,质地细腻坚硬,他巧妙地做成砚台,成为他一件得心应手的书写工具。

  坐在天井喝茶摆龙门阵,是非常惬意的事情,羊角先生兴致盎然滔滔不绝讲述成都民俗文化。在摆龙门阵之际,还不时拿出纸笔,用线条讲述改造后的宽巷子院落弊端,溢美古代建筑与民俗精妙的结合:为何宽巷子有的门洞斜衬上要有云彩,为何用“升斗”元素做成的装饰上要摆上一块布?这是取步步高升之喻意。

  说到礼制与文化关系时,羊角先生坚持克己复礼的原则,比如里弄胡同与街道的区别。古人讲五户为邻,五邻为里,五五二十五户,里是很短的路,成都的锦里路还分东西锦里,显然不符规范,街道命名不确切。锦里仿古文化主题街命名就很贴切。而古人街道名称很准确,比如东马棚、西马棚、将军街、提督街、宁夏街、陕西街,一看便知街道与居民的关联。

  诗如其人,画如其人,院如其人。庐恺居主拒绝都市繁华喧嚣,在幽雅安静的院内,品咂着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

  宽窄巷的宽窄不是一成不变的古董,而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建筑当随时代的需求注入新的内容。建筑可以老去,生命不能停滞。他认为,传承是宽、保守为窄,老宅注入活力才能活化出宽路,守旧不思进取只会越走越窄。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