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我仿佛又看到母亲从满屋的炊烟中走出来,用被岁月风干的手拿毛巾打掉衣服上的灰尘。
然后静默地走出家门口,若有所待地张望着门前的小路。她的脸略微泛出黄色,皱纹间濡着细密的汗珠和柴灰。
这是童年时烙印在我脑海中的一幅画。那时姐姐在距家7里地的镇上念初中,每逢周六回家,姐姐为了省钱常在放学后不吃饭直接回家,而母亲则在傍晚为姐姐做午饭,于是便出现了上面一幅画面。几年过去了,这幅画面仍时时清晰地显印在我的眼前,缭绕在我的梦里。虽然淡淡的,却执拗地牵动着我的心。而那背景,也始终是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白色炊烟。
到了我上初中的年龄,父母为了让我考上好的高中,便不顾叔伯的反对,把我送到20多里外的初中就读。
我离开了家、离开了母亲,开始学会了独自生活。由于离家太远,我选择两周回家一次。每次离开家的时候,母亲总是送我到村口,一直望着我消失在她的视野才肯离去,每次我回头望,母亲的身影就像一座雕塑立在那里。我想那时,母亲想让我出远门读书,又舍不得我独自生活,心里该是多么的矛盾。
那时学校规定周六下午上两节课后才放学。我离家那么远,夏天相对好些,傍晚时就到家了。走在空旷的乡间小路上,远远地看到村子上空冒出一缕炊烟,不用猜肯定是母亲在为我做饭,此时心里总涌动阵阵暖流,倍感亲切。冬天昼短,尚未到家已薄雾冥冥,母亲总是站在漆黑中等我归来。
由于天黑看不清人脸,母亲喜欢用咳嗽声向我暗示,我远远地听到熟悉的咳嗽声,急切地叫一声“妈”,不禁加快了脚步。而母亲那句“快点吃饭了!”总是在我嗓音刚落时响起,拖得很长很长,悠悠扬扬,格外的甜软轻柔,似乎已溢满饭菜的芳香。
那时我感觉母亲就是我的全部世界,却没有意识到在我长大的同时,母亲一步步走向衰老。上高中后我离家更远了,通常一个月才回家一次。而每次回家,母亲依然立在村头,在翘首张望。母亲是不曾上过学的,但是,母亲却能清楚地知道哪天是星期几,而且会准确地在我离家后的第4个星期五的下午站在村头等我,然后像招待客人一样招待我。有时尽管是农忙时节,母亲仍然放下手头的活,忙着为我做各种好吃的东西。每每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眼泪就不知不觉地流下来。吃饭后,母亲一边洗衣服一边问这问那。直到有一次,我注意到母亲满头青丝已变得花白,“妈,你的头发有的变白了!”“老了,咋能不白呢?”我想这句话蕴含了母亲多少无奈和辛酸呀!“只要你们仨都有出息了,全白也值呀!”母亲放下手中的活,看着窗外,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明天。我的眼泪又来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母亲的心呢?
“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首歌,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缠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飘升,渐渐地与夕阳、晚霞、风融为一体。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气息,朴素又温暖,让人莫名地感动、惆怅。我依稀看见慈爱而苍老的母亲正站在门口的小路上,站在一缕炊烟的背景中,远远地守望着她的儿女。
那炊烟,我想该是母爱升腾的气息。而那守望,也正是我不断奋斗的源泉!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