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趣话
所谓鼻烟壶,只流行于清代,本是用来存放鼻烟的容器。其体型小巧玲珑,大者不过6-8厘米高,小的只不过3-4厘米高。有关鼻烟壶的起源研究至今没有清晰,文献记载以清代王士祯的《香祖笔记》最早最可信,此书写成于康熙四十二年、四十三年(1703—1704),作者曾任康熙朝刑部尚书,书中对康熙宫廷鼻烟壶记载详细:“近京师又有制为鼻烟壶,云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以玻璃为瓶贮之。瓶之形象种种不一,颜色亦具红、紫、黄、白、黑、绿诸色,白如水晶,红如火齐,极可爱玩。以象齿为匙,就鼻嗅之,还纳于瓶,皆内府制造。民间亦或仿而为之,终不及。”上有帝王好之,臣下必甚矣。清乾隆年间成为鼻烟壶制作的繁荣时期,道光年间又创制出更具艺术特色的内画鼻烟壶。清末,由于纸烟的传入,烟壶慢慢淡出历史舞台。以下选摘了一段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那志良先生,曾经记述小时候祖父在茶铺子使用鼻烟以及与同好玩赏鼻烟壶的情景,至今想来别有一番味道,现在虽已见不到闻吸鼻烟的习尚,然而这一风气在清末民初之时,还是风行一时的时髦事。
“过了一会儿,我看他伸着手在衣服里掏,掏出来一个鼻烟壶,放在桌上。又往里掏,掏出的是一个烟碟,也放在桌上。
他坐了一会儿,把鼻烟壶拿出来,找开盖子,又伸进去,由壶里掏出一些鼻烟,放在烟碟上,他看了看,似乎是觉得不够,又把盖子上的勺再伸进去,又掏出一些。也放进烟碟里,然后把壶盖盖好。
他用右手的食指,在烟壶上一按,食指蘸上了鼻烟,然后把拇指合到食指上,稍一摩擦,拇指上也有了鼻烟。他先用拇指堵在右鼻孔上,用力一吸,这拇指上的鼻烟,大部分已入了鼻子。他又把食指堵在左鼻孔上,也是用力一吸,这食指上的鼻烟,也进入了鼻孔。如此反复两三次,手指上已没有鼻咽了。
他很安静地坐在那里,仿佛是极为舒服的样子。
他坐了不久,起身到各桌上,周旋了一次,回来不久,大家都来,都把自己的鼻烟壶放在桌前,大家批评了一阵子,就各自走去了。”
“内画”鼻烟壶与四大名家
关于内画鼻烟壶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清乾隆末年,有位嗜好鼻烟壶的地方小官吏进京办事,因为没有贿赂朝廷官吏,致使公事一再拖延,最后被迫寄宿在寺庙里。因他嗜好鼻烟成癖,鼻烟用完后无钱购买,只得用烟匙去掏黏在壶内壁上的鼻烟,结果在内壁上划了许多道痕迹。他的这一举动被庙里的一位和尚看在眼里,受到启发。通过一番实验,便用一根竹签烤弯削出尖头,弯勾的竹签蘸上墨伸入透明的料器壶内壁上作画,从此便有了奇特的内画鼻烟壶。鬼斧神工的内画鼻烟壶最早出现在清道光年间,不知什么原因直到晚清时才大放异彩,为日渐衰落的清代晚期工艺,增添了一抹余晖。起初匠人是在透明的料鼻烟壶内作画。鼻烟壶的内壁光滑,不易着墨和彩绘,所以,内画鼻烟壶始做之初,只能画一些线条简单的图案纹饰。后来,内画艺人用铁砂、金刚砂将壶内壁磨成砂状,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效果如同宣纸一样。内画技法从此得到发展,使中国的绘画技法在方寸之内,随心所欲,以小见大。其中清代内画鼻烟壶最具代表人物有周乐元、马少宣、丁二仲、叶仲三等,世称内画四大家。
玻璃料胎鼻烟壶
料器制品的鼻烟壶曾早于瓷、玉、石等其他材料的鼻烟壶。清赵之谦《勇芦闲诺》载:“制壶之始,仅有玻璃,余皆后起也。”料器,质密、不漏气、质坚、不受潮,乃制作鼻烟壶的上等材料。料质鼻烟壶的名贵与否关键在做工。做工精妙上乘当数宫廷御制,如画珐琅鼻烟壶精品大都收藏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台北故宫收藏的“雍正年制”款竹节式鼻烟壶是最早的玻璃料胎画珐琅鼻烟壶实物。北京故宫收藏的玻璃料胎画珐琅鼻烟壶均是乾隆朝的作品,几乎件件都是珍品。其次就属西洋所制作的五色玻璃鼻烟壶。正是由于玻璃料胎画珐琅所产生的独特魅力,故在晚清民间有“古月轩”之神秘传说,传说此种鼻烟壶落款“古月轩”乃堆料所成,其色彩与一般不同,康熙、雍正时少见,乾隆朝居多,嘉庆以后则绝迹。当然,此种说法笔者并不认同,纯属子虚乌有。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