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早的吸烟方式是抽旱烟,就是把烟丝装入烟锅点燃后,通过连接两端的中空管子以吸其烟。明末至清代中期,这种吸烟方式是流传最广、最常见的烟草消费形式。即是现在,我国的一些农村里仍能见到使用这种烟具和吸食形式的老人。
旱烟杆的形制通常由细管的烟杆一端安烟嘴,另一端安有装烟丝的锅构成。与之配套使用的还有装烟丝用的烟荷包或旱烟壶。烟锅除铜质外,还有瓷、铁、铝等质地。烟嘴常用石、玉、铜、铝、象牙等材料制作,以翡翠和象牙嘴为高档。烟杆的选材以竹质为普遍,比较讲究的用象牙、乌木、紫檀木等高档材料制作,便于雕刻装饰。
民间许多地方还将便于携带的短烟杆,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类似棍棒工具的长烟杆,既可拨草探路,又可击蛇驱兽,还可拒敌防身。在我国传统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这样铜头铁杆的烟杆武器。民间还多见将“杆”与“锅”、“嘴”铸成一体的白铜旱烟杆,名唤“一口香”,小巧玲珑,别有一番情趣。但旱烟杆一进入上层社会,情况就不同了。有诗云:“翡翠烟嘴玉石斗,斑妃竹杆镶金银”把烟杆描述的极其豪华,再加上烟坠、烟荷包等精美附件,达官贵人们手执一杆,一步三摇,气派十足矣。更有甚者,烟杆长至无法自己点火,还得让下人来服侍。陆耀《烟谱》:“士大夫则用金、银、铜、铁之类嵌其两头,又或用乌木象牙为之,管不久便裂,适不及竹。滇人象牙管内另置铜管纳其中,但取不裂,然与工匠、佣夫纯用铜铁铸成者无异,每得火全管皆热,火气直达喉中,最易损人。”以乌木、象牙之类为烟管不如竹制的好,反而有害于人,为什么士大夫仍愿意耗费巨资采用呢?原因不过是嫌粗陋的烟具会失其颜面,不能体现主人身份不同。
据清宫档案记载,道光帝旻宁嗜吸旱烟。《养吉斋从录》、《余录》(卷三)对此均有记载,道光帝曾评价吸烟后“顿觉心神清明,耳目怡然,昔人谓酒有全德,我今称烟曰如意”。而在清代嗜烟的士大夫中当属纪晓岚的名声最大,其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了他吸烟的趣闻轶事:抽烟是纪晓岚平生三大嗜好之一,且吸烟成癖,烟瘾奇大,所用的旱烟袋是订做的,容量很大,有人说一次能装三四两烟丝,这虽有夸张之嫌,但在京中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属罕见。因此就有了“纪大烟袋”的绰号。纪晓岚在当朝才高人缘好,在家养伤期间同僚们多去探望,看他手握大烟袋依然如故,劝他说:“既然深受其害何不戒掉。”“诸君只见我身受其累,却不知道我深得其利啊!每天捉管之时,吸上几口便思如泉涌,挥洒自如。缺少它便文思枯竭,寂寞难耐埃。”,纪晓岚言其吸烟“实出有癖,不若那些趋附时尚之士为的是显示高雅。”给后人留下了一位清官吸烟的千古佳话。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陶瓷、竹木为材质的烟具是主流,价廉耐用的特性也推动了烟草及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据1980年广西文物队发掘广西合浦明代上窑窑址简报称,出土遗物中有“烟斗 3件,分三式。I式:长3.4、斗高2.3、斗径1.5、插杆孔径1厘米。长方斗形。细白胎。三面施青黄釉,底部无釉。II式:长3.7、插杆孔径1.2、斗径1.1厘米。弯长筒斗形。灰胎。施青黄釉。III式:高2.5、孔径1、斗径2厘米。圆斗形。细白胎。通体无釉。以上三件烟斗出土时,民工都盛烟点火吸吮过,其通气效果良好。”经专家从考古新发现角度考证,确认了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烟斗(实物现收藏于广西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后来,广西合浦遗址出土的瓷烟斗和明嘉靖二十八年压槌再次引发了学术界对烟草传入中国时间问题的探讨。中国烟草博物馆曾对此课题专门立项,现已有足够的研究表明烟草是多路近时传入中国进行种植的,路线相对独立,且传入时间不早于明隆庆年间(1568—1572)也不晚于明万历三年。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