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华在讲述自己的烟标梦。
玩烟喷儿、摔三角,这些被孩子们用烟标“创造”出来的游戏,对于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们来说有着难以磨灭的记忆。而对于爱好画画的药厂保卫周志华来说,小时候对烟标的痴迷,更多是缘于烟标上那精致的“图画”成为自己画板报时的素材。
“烟标为我小学时出板报提供过许多灵感,上面的天安门生动极了。”周志华带领记者走进了他的烟标世界。
在40多年间,周志华攒下3万余张烟标,有些烟标的获得让他印象极为深刻:一次出差路上,一名小战士抽的一包烟引起了周志华的兴趣——这种香烟名为“一品梅”,产自周恩来的故乡江苏省,在长春市面见不到。周志华的收藏“瘾”犯了,向小战士说明了意图,小战士慷慨地送给他一包未拆封的香烟,这份“火车缘”直到现在还令周志华备感珍惜。
从拆迁户手里软磨硬泡来的铁盒“梅花鹿”、从部队副政委那里获得的“中华”……几乎每个烟标,周志华都能想起一段故事。
说起收藏烟标,周志华坦言,“小时候不懂啥叫收藏,就是爱攒东西,烟标、小人书、邮票没少攒,但最终坚持下来的只有烟标。”周志华说,他从未因令人心动的价格而出售过积攒下来的任何一款烟标,“烟标虽然只是收藏品类里的一个小项,但是我认为没办法用钱去衡量它的价值。 每一张小小的烟标里,有收藏者‘收获’的乐趣,更有对友情的怀念,这些情感真是给瓶茅台都不换啊!”虽说是句玩笑,但却道出了周志华的心声。
如今,怀揣“小”梦的周志华想借烟标展现“大”梦——在他展示给记者的众多年代久远而被塑封保存完好的烟标中,“卫星”“奔月”被他赋予了“中国梦”的内涵,“银球”“冠军”则寓意“少年梦”,“游泳”“力士”表达出“健身梦”……“我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办个烟标展,以此传递梦想。”周志华对自己的“梦”充满自信!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