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周恩来抽烟的镜头:周恩来在焦急地等待东北辽沈战役前线消息时,特意从警卫员手中要了一支烟,熟练地抽了起来。但周恩来的亲属和他生前的身边工作人员,则无一例外地表示:周恩来一般是不抽烟的。
周恩来不抽烟,一是周家几代人中很少有人抽烟,二是他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该校有一条校规:学生不许抽烟。据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同志说,南开学校在执行这条校规时还出现过风波。原来校长张伯苓先生会抽烟,于是,学生们就联名上书给张校长提意见:“你不让我们抽烟,但你身为校长,为什么带头抽烟呢?”张伯苓就在一次学校集会上,当场把手中的烟掐灭,对全体学生说:“以后我如果改不了,就不配当你们的校长,也没资格管教你们!从今天开始,我们互相监督,决不抽烟!”打那以后,张伯苓彻底戒烟,学生中也就基本无人抽烟了。但这并不是说,走南闯北几十年的周恩来从未接触过烟,他与烟相关的故事彰显了他的智慧。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还都南京,命令国民党部队赶去全国各地接收,同时还对许多曾经投降日本的伪军头目封官许愿,对浴血抗战8年的八路军却下了一道“原地驻防”的命令。但由于当时他的大部队还都远在西南一带的“大后方”,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调至东南沿海、中原和东北等地区,所以就与中共玩起了“和谈”、“和平建国”等花招。美国政府派了特使马歇尔将军来华,主持国共两党之间的调停和谈判。
每次谈判时,周恩来都带着章文晋参加。谈判时,不懂中文的马歇尔讲英语,由章文晋翻译。翻译过后,周恩来还要吸一两口烟,吐出烟雾后再回答。周恩来的回答不仅内容精辟,而且常常是一语点破、击中要害,弄得国民党方面十分尴尬,美国方面也不得不佩服。事后有人问周恩来:“你为什么在反驳马歇尔的问话中用语那么准确、犀利而又击中要害呢?”周恩来一听哈哈大笑说:“在马歇尔发言时,我就基本能听懂他说的意思,再经章文晋翻译一遍,我再吸上两口烟,就有了足够的思考和组织语言词汇的时间,所以回答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1970年11月12日,周恩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进行长时间会谈后,又不得不接着会见到访的罗马尼亚对外贸易部部长布尔蒂卡。在谈话中,他告诉布尔蒂卡,中国政府对外援助有两条原则:第一,借款不要利息;第二,我们不做军火商。这时,周恩来显得十分疲倦,已经到了昏昏欲睡的状况,可是面对国际贵宾,他又不得不强打精神,强撑身体,于是伸手要了一支烟。周恩来一边抽烟一边还对布尔蒂卡说:“我困得不得了,只好抽烟。现在,即使我不跟你谈话,我也不能睡觉,还要做别的事情。”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