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计算机网络已经走下“高大上”的神坛,正逐步进入普通人的生产、生活,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信息化设备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在烟草行业,随着烟叶生产信息系统、实时监控系统、手持PDA、移动短信平台、烟讯通、移动云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信息化已经覆盖了烟叶生产的方方面面,它在不知不觉改变我们工作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烟农的种烟方式。在重庆烟区,笔者就发现了这样几件“新鲜事”……
第一件: PDA变身“千里眼”
“老周啊,我刚才在手机上看了一下,现在育苗大棚里面的温度已经达到了30℃,并且棚湿度也比较大,必须马上通风排湿降温哟……”
3月28日上午11时,重庆市烟草公司万州分公司孙家站烟技员李学贵习惯性地拿出手机,登录到“智慧渝烟移动云平台”,进入育苗信息监控系统,查看育苗大棚内的实时温湿度,看到棚内温湿度偏高,于是立马电话通知育苗大棚的现场管理人员处理。
“我这手机就是公司配发的手持PDA,它不仅可以收集和上传烟田田块及种植信息,还可以通过里面安装的‘智慧渝烟移动云平台’查看棚内苗床实时情况,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用它管苗床,方便得很!”李学贵自豪地说。
原来,为了全程监控育苗情况,确保育苗环节的管理到位,重庆市烟草公司在每个育苗大棚都安装了温湿度检测仪和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并且将监控设备与公司的育苗信息系统连接,实现了实时查询。同时为了提升信息化水平,重庆市烟草公司还将烟技员的手持PDA全部更换成了智能手机,并且开发了智慧渝烟移动云平台,实现了利用手机终端即可进入内网信息系统查询或处理公文,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二件:大棚种菜“度娘”帮忙
2013年育苗结束,重庆市彭水县昌辉烟叶专业合作社决定利用烟叶育苗大棚尝试发展后续产业——大棚蔬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昌辉合作社就成功克服了技术和市场这两个最大的难题,当年种植的大棚有机蔬菜即获得了丰收,产量达到了1万多斤,产值近5万元,当年就实现利润2万余元,并且还打出了有机蔬果的品牌,成为了当地馈赠亲友的特产。
成功的诀窍是什么?
“我们以前都没种过大棚蔬菜,一没技术、二没销售渠道,怎么办?找‘度娘’帮忙啊。种什么?百度一下,看市场上啥最好销;怎么种?上网查一查,技术要点啥都有;如何营销、如何打造品牌,网上都有很好的例子可以学习,是互联网解决了我们技术、市场、营销等主要问题。”昌辉合作社副理事长张军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张军经常通过互联网为合作社产品寻找销路并搜寻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
“就连蔬菜种子我们都是在网上找山东一家公司订购的优质进口种子,销售我们找到了中国惠农网,明年产量将更大,我们正在计划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并且与惠农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昌辉合作社技术顾问宋春红介绍道。
目前,重庆烟区的烟叶专业合作社基本都配置了电脑,并且开通了互联网,很多合作社也在利用互联网积极探索大棚蔬菜、食用菌、烟菜配套、农家肥加工、养殖等后续产业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度娘”在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中将会成为不可或缺的助手,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三件:技术服务用微信
2014年5月25日,正在外地出差的万州烟草分公司孙家站烟技员庹云普收到了一条烟农杨用华发来的微信,微信是一组图片,拍的是杨用华开展底部不适用鲜烟叶处理和培土上箱的情况。收到微信后,庹云普立即对图片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认真查看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在微信上与杨用华进行了沟通交流,短短几分钟就解决了问题。
在烟叶生产中,杨用华经常使用手机微信或QQ等工具和技术员进行交流
近一两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重庆烟区,绝大多数烟农都开通了手机上网,QQ、微信也成了大多数烟农尤其新生代烟农生活的重要内容,时常能够见到烟农在朋友圈分享种烟心得、发点图片秀一秀自己烟叶的长势,在QQ上与烟农和烟技员交流种烟经验和技术标准,烟技员在出差、开会或者休假时利用QQ或者微信进行远程技术指导服务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