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30周年。30年来,行业各级烟草公司改革发展成绩骄人。在烟叶收购领域,同样经历了由“艰难收烟”到“轻松收烟”的喜人变化。请听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烟草公司从40岁到80岁的5位烟草职工,谈谈30年来烟叶收购工作的变迁。
80岁的人说:租赁房舍艰难收烟
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退休老职工古长兴,1983年前在原河南省社旗县棉烟麻公司担任副经理。1983年年底,当社旗县成立烟草公司时,他从棉烟麻公司调到社旗县烟草公司任烟叶生产、调拨股股长,是社旗县烟草公司组建后的第一任抓烟叶收购工作的直接组织者、管理者和经营者。
已经废弃的老烟站
据他介绍,社旗县烟草公司成立后,全县的年植烟面积仅有1.2万亩,年收购烟叶在300万斤左右。那时候,为了做好这300万斤烟叶的收购工作,烟草公司可犯了大难:一无收购房舍、大仓,二无收购场地和资金,不仅找收烟场地难,筹资金难,组织收烟人难,备苫垫器材和包装物料同样难。每年的7月下旬才开始收购烟叶,而从5月中旬就要开始联系收购场地,与乡镇政府、村委、学校等多处协商,租赁村里的小学校场地,村委会办公场所和宽敞的民宅大院等,提前签订租赁房舍合同。并且,还要提前半年筹备烟叶收购资金,招聘农民工人员,备齐各种苫垫器材和包装物料等。虽然每年的烟叶收购时间不足3个月,可光准备工作就要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保证烟叶收购顺利进行,当时收烟的艰难处境可想而知。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5年,这就是烟草公司刚组建时烟叶收购的真实写照。
70岁的人说:过去收烟就像打仗一样
王国喜是社旗县烟草公司组建时,从乡镇供销社土产品收购门市部调入烟草公司的一位老烟站职工,现如今已72岁,他曾先后在5个基层烟站工作过,担任过烟站的保管员、副站长、站长。
标准化烟站
他说,1984年年初调入烟草公司后,先后在烟站工作了17年。起初烟站没有固定的场地收烟,收购场所一年一个地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曾睡在烟叶旁看守烟叶,住过学校的教室,住过村委的办公室,住过新建的露天房等。吃饭是东一顿,西一餐,到处“流浪”。到1988年年底,固定烟站才逐步建立起来,可依然是几个人聚在一起住,几十个人集中在一起吃。每年烟叶收购期间,两三个月不能回家团聚一次,过着艰苦的“打仗日子”:白天收烟,晚上看烟,职工打烟包,往县库交烟还要有专人押运,为收烟奔波忙碌吃不好、睡不好,天天累得倒下就睡。常常是一个收购季节,每人都要掉下几斤肉。
60岁的人说:收烟起早贪黑没日没夜
在社旗县烟草公司成立的30年中,曾经涌现过这样一位烟站女站长:她泼辣能干,做事认真,技术过硬,敢于和男同志比高低。她就是曾任社旗县第一植烟大乡田庄乡烟站站长的王书云,今年已经61岁了。
传统土磅收购烟叶
王书云动情地说,她1985年从供销社调入烟草公司后,就一直在乡镇烟站工作,直到退休,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县城的老家。这位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在乡镇供销社和烟站工作了22年,特别是在基层烟站工作的16年里,基本上把烟叶收购的主要岗位都经历遍了,当过烟叶验级员、过磅员、开票员、付款员、副站长和站长。她说,上世纪90年代时的烟叶收购工作,一个磅组十几个人,人人累得不可开交,特别是过磅员、开票员、结算员和付款员,每天晚上要对票据逐单逐张进行审核,一分钱也不能错。过磅员的斤称不能少,结算员的单据数量金额不能错,付款员的钱必须与烟叶数量、金额核准无误,为了各自的职责,白天收了一天烟,晚上要挑灯夜战,通宵达旦对账,整个烟叶收购期间两三个月天天如此。收购不结束,就没有周末,除非下大雨不收烟,才能休息一时,收烟忙的时候,从早上五六点开门,到晚上天黑才能关门,一天三顿饭都是在收烟棚里吃。烟叶收购期间,烟农从凌晨两三点就开始排队,交烟时把烟站工作人员围得水泄不通,拥挤的场面和吵闹声连续不断,天气炎热,又渴又累是当时收烟时的真实体验。
50岁的人说:收烟的环境条件改善了
现任社旗县烟草公司苗店镇烟站站长的沈建民,自1984年参加工作来到烟站,如今已经在烟站工作了近30年,从年轻小伙到年过半百,他对基层烟站每个时期的烟叶收购工作了如指掌。他说他经历过“吃饭无锅,住宿无窝,收烟无桌”的艰难历程,睡过十余人挤在一起的烟叶大仓,打烟包时手摇过打包机,还亲眼目睹过烟站验级员起早贪黑工作,却因定级问题与烟农拌嘴吵架的场面。说起收烟环境条件的今昔对比,他滔滔不绝。
封闭收购电子称重
他说,现如今收烟叶,过磅省事准确,有电子秤;开票电脑一按,发票打印好了,也不需要人工结算;付款实行的是银行存折,方便多了;打烟包用的是电钮,可省力了。而且,烟站人员的住宿都有单独宿舍,吃饭有食堂,再也不需要“流浪”了。烟站收烟的环境和条件大大改观,今非昔比,真是“天上地下两重天”。社旗县烟草公司成立近30年,植烟面积也由当年的1万多亩发展到现如今6万多亩,收购量从不足300万斤,发展到现在每年收购烟叶1000多万斤。
40岁的人说:烟站收烟幸福指数提高了
“基层烟叶收购站,是烟草行业最基础、最基层的单位,虽然各方面条件比不上各县、市、省级烟草公司,但就目前的情况看,生活在基层烟站,与过去相比,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烟站实现了‘轻松收烟’,员工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今年刚40岁,参加工作已近20年的朱集镇烟站站长郭壮的一番话,道出了在基层烟站工作人员的共同心声。
如今,在社旗县各烟站,员工们实现了住单人宿舍的梦想,每个房间还配备有空调、电视等设施,一应俱全。员工生活条件基本小康化,烟站配备有电脑、文化活动室、棋艺室、餐厅等,每天保证茶水供应,且通讯、交通出行方便,绝大部分员工还有私家车。收烟棚里宽敞明亮,配备有烟叶成色房、微机房等,员工们在这样的环境里从事烟叶收购工作,心情舒畅。现在,烟农卖烟叶再也不用肩背人扛或自行车驮运了,而是全部改用汽车运输。每年,烟站员工仅一个多月时间就能收购完烟叶,实现了简单收烟,一个磅组验级员、过磅员、开票员工作都很轻松,员工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社旗县这5位烟草职工在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30周年之际,所表述的收烟心声,是行业烟叶收购工作不断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我们期待着烟草行业烟叶收购工作的明天更美好,未来的烟草事业发展得更加灿烂辉煌。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