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成立乡村振兴烤烟产业人才联盟
近日,在关口街道环府路上,集人才会客厅、人才服务区、共享培训室、项目演示厅、学习阅读室等为一体的“金叶人才之家”投入使用——这是服务于湖南浏阳烤烟产业人才的一个全新平台。
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今年8月,根据《浏阳市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联盟实施方案》,在浏阳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市烤烟生产指导中心、市烟草专卖局共同发起成立了市乡村振兴烤烟产业人才联盟,打造烤烟产业人才学习、培训、交流的平台,统筹落实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激发烤烟产业人才活力。
“我们通过‘人才联盟+烟叶专业合作联合社’的组织方式,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服务好、引领好产业发展,让广大烟农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精神也‘富’起来,专业技能‘硬’起来!”浏阳市烤烟生产指导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罗旭表示。
提供全方位服务
帮助烟农增强生产技能
8月25日,永安镇永安烟草站,烤烟收购开秤。永和村烟农邵国友早早地就把烤烟拉到了收购点。经过质检、分级、定价、过秤等环节,邵国友交售烤烟4235.6斤,均价达到了16.14元/斤。
“我种烤烟有20多年了,比起以前,现在更讲究科学种植。合作社培植员长期驻扎在烟田指导,我的烟叶生产技艺也一直在进步。”邵国友说。
邵国友口中的“合作社”,便是市烟叶专业合作联合社下设的金永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
金永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是培养烤烟各生产环节的工匠能手,帮助烟农解决技术难题。这些能手会种烟、会烤烟、更会收烟,是烟叶生产发展的“行家里手”,也是有烟叶种植技术的“田秀才”,可以对烤烟种植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全程参与育苗、移栽、病虫害防治、烘烤等烤烟生产的全过程,帮助烟农增强生产技能。
有着14年烤烟种植经验的邵晓亮是金永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名培植员,在前不久举行的浏阳市第二届“烟叶烘烤工匠”比赛中,他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并被纳入市乡村振兴烤烟产业人才联盟,成为一名技术型人才。
“现在的烤烟烘烤都是由合作社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我也是专业烘烤师。在烘烤阶段,所有烘烤师都24小时在岗,随时发现和解决烟叶烘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邵晓亮说,“能种出好烟还要能烤出好烟,专业烘烤有效降低了烟叶质量风险。”
金永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郭明介绍,目前该合作社可以向烟农提供专业化育苗、专业化机耕、专业化烘烤、专业化分级等服务,为烟农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培养专业型人才
建立烤烟产业“人才库”
走进沙市镇沙市村,微风吹过,稻浪翻滚。许海明正在田间劳作,去年他被评为浏阳市“十佳乡村工匠”,如今,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市乡村振兴烤烟产业人才联盟技术型人才。2013年,大学毕业的许海明回到沙市镇老家做起了一名“新农人”。因为从小就跟着父亲种烤烟,有烤烟种植经验,大学学的又是人力资源管理,从“跳农门”到“回乡村”,许海明将专业知识与田间种植、管理相融合,成功带动了乡亲增收致富。
“如果土地长期种植单一作物,土壤就容易板结,病虫害也会增多,不利于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而上半年种烤烟、下半年种水稻,水旱轮作则可以实现产质双提升。”许海明说,目前,他负责的浏阳市木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共种植了1000亩农田,采取的都是水旱轮作的种植模式。
“大学生如果回家乡从事烤烟种植,成立烤烟种植家庭农场或者合作社,我们都会给予支持和鼓励。”罗旭表示,专业化人才成了推进烤烟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市烤烟生产指导中心、市烟草专卖局通过开展“烟叶烘烤工匠”“烟叶分级标兵”等比赛,培养了一批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带领技艺传承的实用人才。
市乡村振兴烤烟产业人才联盟成立后,更是以“盟”聚才,发挥院士专家、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及合作社等各方面资源优势,将20名技术型人才、20名管理型人才纳入了浏阳烤烟产业第一批“人才库”。
产业观察
联盟+联社,激发烤烟产业人才活力
小农户怎样走向现代化、专业化,这是建设现代烟草农业体系面临的难题。为了“破题”,市烤烟生产指导中心通过“联盟+联社”的方式,以“全产业覆盖、全链条服务”聚集培育人才,推动烤烟产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据罗旭介绍,我市烤烟产业采取的是“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模式,现有专业服务组织架构为“一总社五分社”,即市烟叶专业合作联合社和其下辖的金沙、金永等7个分社。“一总社七分社”下辖成员1000多户,拥有技术辅导员50多名,专业服务人员1300多人。按照标准化生产流程,规范运作,“一总社七分社”为全市烤烟生产提供全过程专业化服务,促成了浏阳烟叶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为“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的现代化烟叶生产方式,提高了全市烟叶生产现代化水平。
市乡村振兴烤烟产业人才联盟会长、浏阳市金诺烟叶专业合作联合社理事长刘福端表示,该联盟将依托烤烟产业现有联合社组织架构,定期组织人才进行学习和培训,提升素质,同时加大服务的力度,并更多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更高效地服务烤烟产业。
下一步,市烤烟生产指导中心将以出台的烤烟产业“六大人才举措”和“六大人才激励政策”为抓手,创新烤烟产业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培育烤烟产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好烤烟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打造烤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浏阳样板”。
产业特写
烟农互助合作,破解生产难题
近年来,“用工难、用工贵、谁来种、怎么种”逐渐成为制约烤烟生产发展的“拦路虎”。农忙时,用工短缺常常成为烟农的一件烦心事。
古港镇白鹭村是远近闻名的千亩烤烟基地村,该村从1998年开始种植烤烟,种植面积从当初的300多亩发展到了如今的1400多亩。为了解决烟农关于用工的需求,今年,在市烤烟生产指导中心的指导下,白鹭村组织29户烟农成立了烟农互助小组,通过组织协调劳动力、农机(具)、生产技术等资源,采取换工方式,在烟叶移栽、田间管理等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的作业环节展开互助合作。
烤烟种植户郭进章是白鹭村烟农互助小组组长,同时也是浏阳市烤烟产业人才联盟中的一名技术型人才。眼下正是烤烟收购期,他不仅组织成员互帮互助运送烟叶,看见品级高的烟叶,他还会组织大家一起观摩学习,探讨种植经验。
“互帮互助小组成立之后,种烤烟就有组织了。”烤烟种植户肖仕焕说,“以前经常会出现用工矛盾,这家请工人是150元一天,那家立马出180元一天,不仅影响请人,还容易耽误农事。现在用工是商量着分配,我们种植户之间也会互相帮助出工。”
“等收购工作结束,我准备邀请村里几个烤烟种植技术好的烟农对互助小组成员进行一次技术培训,总结一下今年烤烟种植的得失,为明年全村烟叶的产量提升打好基础。”郭进章说,通过用工互助、资源共享、生产互鉴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烟农的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促进了白鹭村烤烟产业的健康发展。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