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都不知道烟站的门在哪儿。”说着这话时,莫跃刚已轻车熟路地坐在了澄江右所烟站的办公室。从2019年起,莫跃刚成了云南省澄江市吉化烟站的常客,摇身一变,从生意人“转型”成为种烟大户。
有冲劲,是莫跃刚给人的第一印象,今年37岁的他,正是稳扎稳打的年纪。莫跃刚坦言,虽然父亲栽种了十多年烤烟,但他一直都在做生意,卖工业原料、买卖黄牛,哪行赚钱干哪行。
2013年,莫跃刚当选澄江市九村镇龙潭村委会书记、主任,日常工作又不可避免地和烤烟捆绑在一起。“我们龙潭村90%的人都靠种烤烟过日子,但总结下来,村里劳动力多土地少,两个人只有十亩土地。”莫跃刚说。
2019年,莫跃刚了解到澄江的土地流转政策后,眼前一亮,马上筹划起租地种烤烟的活计来。“一是土地流转政策太好,一分钱不要;二是我想借这次机会,把龙潭村的村民带出来,让他们能找到一条致富路”。
就这样,莫跃刚找到六所镇旧城村村委会,提出承包800亩土地种烟。由于旧城村当时还剩2000亩没人敢承包,莫跃刚与村委会协商后,决定兜底租下全部土地。
说干就干,从计划种植烤烟开始,莫跃刚便有了自己的规划:以公司运作的形式,通过绩效考核管理烟农。“我把来干活的村民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对应签一个合同、一张银行卡,工钱都是先预付。比如下田整地就给管理人员卡上打10万,再按照封顶、烘烤、交烟环节,分步骤预付工钱。种烟风险都由我自己承担,这样大家积极性就很高。”
2019年,莫跃刚承包的2000亩烟地,收获了30万公斤烤烟。莫跃刚遗憾的是,其中4万公斤烤烟青杂较重,收购价格较低,影响了收益。对此,莫跃刚积极找原因:过去,龙潭村种的是山地烟,村民们初来坝区种烟田不太适应,在技术和管理上不到位,后期病虫害和烘烤环节都出现了问题。“去年我付出去的工钱就是600多万,自己没苦到钱。”虽是如此,莫跃刚还是坚定要走这条路,“从龙潭村跟着我出来种烟的村民,两口子一个月来5天,就有一千块钱,总的五个月能增收五千块”。
一年的租地种烟经历,让莫跃刚带动村民就业致富的初衷成为现实。“去年我带出了龙潭村1/3的劳动力,今年这个比例扩大到2/3,他们中间很多都有种烟经验,让他们管理烟地我很放心,他们也愿意为我出力。”
莫跃刚觉得,村民们对土地有很强的依赖性,又不愿意外出打工,就地消化剩余劳力是很理想的方式。“一些村民在龙潭村就有烟地,他们跟着我来旧城村种烟,又多了份收入。”
2020年,莫跃刚租了1193亩田地,由于积极适应烟地环境,精准施策,烤烟长势比去年好了很多,“只要不遇上冰雹,达到4500元/亩没问题”。在烤烟提质上,莫跃刚选择了看收成好坏付工钱的方式。“我把烟田划给村民们种,按交烟质量发工钱,烤烟能交到4500元/亩,工钱就给3000元/亩;交不到的话工钱就给2500元/亩,这样烤烟质量也就上来了。”
烤烟收成好,村民收益就高。莫跃刚坦言称,赚钱多少,对自己来说不重要,带领村民一起致富才是种烟初衷。如今,龙潭村的村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了,莫跃刚分外自豪:“我们村现在生活条件好,家家都有小洋房、轿车、三轮车。其中700多户农户每年靠烤烟收入十万元以上,占了1/3;有十多户每年收入十七八万元,在城里买房的就有七八家,都是烟农”。
这些年,家乡的变化让莫跃刚满是感慨:“九村镇三个村委会都是山区村,现在村村都通了柏油路,每逢过年,家家都杀年猪。”村民日子富起来了,莫跃刚还想让下一代强起来。“每年只要考取市里的中学和大学本科的,村委会每人发1000元,我们还特地做了光荣榜。对年轻一代来说,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