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自古以“饶谷多栗,人信物丰”著称。这里是江西省的四大产烟县之一,紫色土壤产出特色鲜明的旱地优质烟叶,从历史上到现在都颇有名气。因为烟叶种得好,1958年,信丰县还获得了“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国务院奖状。
信丰县正平镇潭口村烟农张四生的祖辈父辈就是当地种烟的“好把式”。
不过,到了张四生这里,他不愿意以田为生,所以前些年他一直在广东广州打工。
在广东,从最初的木匠到后来制作红木家具的师傅,他和妻子的收入还算稳定:“每月我俩一共挣14000元,不算少,但在外面开支也大。我每月去银行存7000元,寄回家一点,剩下的用来付房租及维系各种生活开支。”
较高的工资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他一周上七天班,白天工作八个小时,晚上三个半小时,每餐吃饭的时间只有40分钟,每周日晚上是难得的休息时间。
“十几年来,每天像被困在笼子里,受了不少苦。”张四生说。
2015年年底,张四生种了一辈子烟叶的父亲病了,他不得不辞职回来照顾。父亲的病很重,张四生短期内没法再出去打工。
有一天,张四生问父亲:“种烟可以赚多少钱?”
父亲告诉他:“我种15亩烟叶,一年能赚差不多3万元。”
张四生盘算着:“我种5个15亩,就能和在外面打工赚得差不多。”
不久后,父亲去世了。闯荡了半辈子的张四生决定留下来“继承”父辈的“产业”。
愿意留下来,张四生最看重的是烟叶收购以后款项一次性给付的那种爽快和放心。再者,从小帮家里干农活,张四生也有一点种烟经验。
2016年,张四生种了45亩烟叶,卖烟叶得了19.6万元。
2017年,借鉴烟区集约化、农场化的种植模式,尝到甜头的张四生种了160亩烟叶。“但这一年,我不听话,没按照烟技员的要求施肥,自己偷偷多施了点肥料,以为多施肥能长得更好,结果烤出来的烟叶质量不够好,没怎么赚到钱。”张四生说。
“吃一堑,长一智。知道错在哪里就不怕,接着种。”2018年,张四生种了140亩烟叶。这一年,信丰县遭遇了自1957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旱灾,但好在有烟叶专项救灾补贴和烟叶种植农业保险。
“换作别人,两年没赚到钱可能就放弃了,但他没有。”正平中心烟站站长高方圆说。张四生也觉得自己喜欢上了种烟,今年,他又种了150亩。
经过精心管理,今年,张四生一共卖了1.8万多公斤烟叶,烟款含补贴一次性到账57万多元。
愿意“跟着男人走,陪着男人干”的妻子刘五凤是家里的“总会计师”,所有收入和支出她都在小本本上记着。算算账,全年150亩土地的流转、雇工、水肥等所有成本加起来大约34万元,其余是纯赚的,有23万元出头。
不只是烟叶,10月21日,张四生家烟田里的二季作物水稻正在收获中。“100亩稻田能收4万多公斤水稻,还能再卖8万多元。”张四生高兴地说。
除此之外,卖完烟叶之后,夫妻俩还开着这几年置办的农业机械,给当地的蔬菜基地翻耕土地,勤勤恳恳一个多月下来,又赚了4万多元。
“这一切都得感谢我们的‘家族产业’。”说着,张四生爽朗地笑起来。
赚到钱的不只是张四生自己,还有更多的乡亲们。
张九九,村里的低保户,60多岁,今年给张四生做活挣了1万多元。
赖丁妹,贫困户,一边照顾残疾的儿子,一边在烟田里做活赚钱。
蓝丫丫,60多岁,一位“做事好卖力气的妇女”,今年挣了18000元。
“8月初那次发工资,我一下就发了6000多元,几多(当地方言,好多的意思)的哦!”说着,蓝丫丫笑起来。
在张四生田里做活,用工工资一天85元左右,采烤时的用工高峰期一天最多达到58个人,平常一天用工20个人左右。“这20个人相当于常年工,是比较固定的,其中有我村贫困户4个、邻村贫困户6个。她们中,一年下来有七八个妇女每人挣了17000多元,其余的多数都在11000元左右。”刘五凤说。
“种烟用工多,这一块大大促进、稳定了我们村村民的就业,助力了脱贫攻坚,带动了村民致富。”潭口村党支部书记唐华华说。
而对刚刚40岁出头的张四生来说,他觉得比收入更重要的是,相较于以前在外打工的日子,他很享受在家种烟这种安安稳稳、自由自在的生活。
“儿子在广东买房,首付我们给他出了一半呢!”刘五凤引以为傲地说。
在父亲的影响下,大学毕业在外工作的女儿也辞职回来在当地种植蔬菜,带动一方百姓致富。“说不定,等我老了种不了烟了,我们的‘家族产业’就传给她了呢!”张四生笑着说。
不只是张四生,今年,信丰县共有266户烟农种植烟叶10100亩,收购烟叶21360.28担,亩产值3032.48元。
时节更替又是新的开始。10月25日,张四生的烟田开始翻耕,烟叶种植的又一个轮回开始了。明年,他想再多种点烟,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两位原本做小生意的朋友也想跟着他一起种烟呢!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