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赛玲你好!很抱歉,是我一时冲动影响了你的工作,请你体谅。本来要当面对你说,但又说不出口。希望你能体谅的人:王老代。”
2015年9月底的一天上午,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幸多禄烟叶收购点上,点长吴赛玲的忙碌被一声手机短信铃声打断。她打开手机一看,是彝族烟农王老代发来的道歉短信。
原来,就在前一天中午,王老代因为喝多酒在卖烟时闹事。吴赛玲以特有的耐心和韧劲,反复做好解释劝慰工作,将喝醉酒的王老代劝回家休息了。清醒后的王老代,主动发来了道歉短信。
在烟区,这种“尴尬”场面几乎在每年烟叶收购期间都会出现。而吴赛玲作为一名女同志,遇到复杂情况总会充满耐心地多解释、多沟通,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迈过一道道“坎”儿。也正因此,她被烟农们赞为幸多禄的“最美烟花”。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快乐工作”
“去年4月,吴赛玲在指导烟农移栽烟苗时突然晕倒了,是烟农们把她送到了县医院。”罗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群科副科长李玉萍说,吴赛玲那段时间一直发烧,但坚持下地指导。
由于县医院技术和设备条件有限,去年7月吴赛玲转到了北京市积水潭医院,确诊为髌骨软化症。后来,经专家精心治疗,病情逐步好转。
“这个病要持续吃药,但有一定副作用,她的脸现在都有点浮肿。”李玉萍告诉笔者,自烟叶收购开始,吴赛玲一直坚持在岗工作,“医生要求她不能久站,要多休息,但收购期间她一点也没闲下来,整天乐呵呵地忙着。不管啥情况,她都是带着笑工作。”
2003年,吴赛玲在嘎者烟叶收购点工作,那时候仓库仅有3间破旧的瓦房。烟点不通水,她就带着大家到农户家去购买酸菜汁来喝;不通路,就发动所有工作人员扛着草席、跟着运输烟叶的车辆一边铺草席一边走,直到车辆行驶到平坦路面。
后来,吴赛玲来到幸多禄烟叶收购点工作。这也是一个老站点,工作人员的宿舍和食堂老化较为严重。食堂遇雨会漏,吴赛玲就在门口用塑料布支起一个大雨棚,供大家就餐。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快乐工作。工作可以让人活得更有劲头!”吴赛玲说,“比起以前,现在烟点的收购秩序、收购环境好太多了,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环境。”
“服务烟农的劲儿九头牛都拉不回”
“有一次,听说小吴病了,我们去她家慰问,只见她家的茶几上全是统计表格,电脑在旁边开着。”李玉萍说。
原来,那段时间吴赛玲病情加重,一直发烧到39.8度,不能自由行动,但她还是坚持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大家都知道,“在烟叶工作中,吴赛玲服务烟农的劲儿九头牛都拉不回”。
“吴点长经常到村里来指导我们种烟,落实品种和面积、指导施肥和烘烤、宣传政策。”罗雄镇中和村烟农彭石生说,由于村民们接受新技术比较慢,吴赛玲就反复加强指导,从没有不耐烦,大家的种烟技术逐年提高,种烟收入也有明显增多。
“烟叶质量提高了、等级纯了,烟叶收购点的服务也越来越好了,交烟很快,刷拉刷拉的。”彭石生说,原来去卖烟,每次都要在烟点过一夜,现在都是专人专车拉烟,15个分级桌同时分烟,10分钟左右就能交完烟。
2014年,精益生产试点项目开始推动,这是烟农们从未接触过的新内容,一些烟农有抵触。罗雄镇外纳村烟农张乔书就是典型的“老传统”,吴赛玲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甚至把秤搬到地里,帮着他称肥施肥。
终于,在吴赛玲第八次上门时,张乔书答应了。到了年底,烟叶质量有明显提高,收入增加不少,张乔书还专门来到烟点对她表示感谢。
“彝族烟农的好姐妹”
“前几天,一位彝族大哥找到小吴点长,说想借一些钱去买菜,让媳妇做点好吃的给儿子,儿子外出读书就要回来了。小吴点长二话没说,马上拿钱给彝族大哥。”幸多禄烟叶收购点分级组组长孟建坤说,平日里,烟农有困难都会来找吴赛玲。
前年烟叶收购结束后的一个下午,中和村的彝族烟农都来到幸多禄收购点大院里,力邀吴赛玲去村里喝杯酒,以他们的方式,来表达对吴赛玲的感激之情。孟建坤说:“她就是彝族烟农的好姐妹。”
吴赛玲所负责的幸多禄烟叶收购点,由于管理到位,经常会有人前来参观学习。“去年,全县烤烟收购现场会就在幸多禄烟叶收购点召开。当时,小吴点长专门负责流程运行和助收员管理的讲解。”孟建坤介绍说,幸多禄烟点实行定员定岗定责任管理,公开公示分级队员和助收人员的权力与责任,加强考核管理,大家都不敢懈怠。在全体工作人员的用心努力下,烟农对交烟十分满意。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