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烟草文化 > 正文

烟韵传奇 伟人情怀——毛泽东和烟草的不解之缘(二)

与2号烟的往事
2025年02月06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平鸣
A+ A

正像吴连登回忆中那样,毛主席在1969年,改抽了雪茄烟。

之所以改抽雪茄,据说与李先念的一次递烟有关。虽然毛主席总是递烟给别人,但在开会时一般没人给主席递烟。那一年,毛主席在会客室召集领导们开会,坐在旁边的李先念抽着雪茄烟。毛主席眼巴巴地看着,于是李先念那天给了主席一根。主席接过来,说:“先念啊,你抽这么好的烟,也不告诉我。”

此后毛主席便独独钟情雪茄。而这款雪茄的产地,正是当时的四川什邡卷烟厂。

1964年,什邡卷烟厂接到两个重大任务。一是要挑选政治合格、技术过硬、有经验的工人给中央领导卷烟;二是要研制雪茄配方特供给中央领导。经过认真研究,该厂的范国荣、黄炳福、刘宗贵、姜跃秀入选,同时,厂里还研制出了35个配方,样品试制成功之后送交北京。

在这35个样品中,其中的1、2、13、33号成为选定产品,部分领导选定的是13号烟,毛主席选定的是2号烟。

“毛主席选的是中淡味的,食指粗的中号雪茄。雪茄的制作技术要求特别严格,首先要选上好的烟叶,先进行粗加工,去烟梗;为了增加湿度,要拿越南桂皮、曲酒蒸;然后用特级花茶漂,这个环节中具体操作要根据烟味的不同而变化。之后是晾晒、卷制,最后放在烘箱里烘干,10支一包装进烟盒,要派专人送上去。”范国荣回忆道。

1971年,受“九一三”事件影响,为了确保毛主席吸食雪茄的安全,中央办公厅决定将卷制组举迁至北京。基于不搞对外牌号、便于内部称呼联络等因素,迁移到北京后的生产小组对内便称为“132”小组。范国荣等4人,正是“132”小组的重要成员。

“132”小组的工作由中央办公厅直接领导,生产原料依旧由什邡提供,每个月生产15条—20条烟。

1976年,毛主席与世长辞。又过了两年,“132”小组也停止了生产。

虽然“132”小组和2号烟的故事已经谢幕,但雪茄的传奇仍在什邡继续书写。如今,什邡已成为“中国雪茄之都”,雪茄成了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地标、印记。

声明:本文系烟草在线用户的原创作品,所有内容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目的。本文内容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如有转载需求,请通过微信号“tobacco_yczx”联系客服烟小蜜,以获取正式授权。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