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看官是否留意,在清代的老照片中,时常能看到女性抽烟的场景。比较有趣的一张照片是,末代皇帝溥仪正在给皇后婉容点烟。
清朝抽烟的女性中地位最高的,非慈禧太后莫属。慈禧爱抽水烟袋,抽烟的时候需要专人伺候,有专门点烟和拿烟的宫女,用的水烟袋质地是纯银的,由京城中的两个店铺专门打造,水烟袋的水仓中会加入长白山的黑蜂蜜,这样口感会更醇香。太后抽烟可以说是极其奢靡了。
清代的水烟袋(拆分版)
清朝女性抽烟的习惯是皇室独有还是遍布乡野?这样的风气又是怎样传开的呢?
烟草在明朝的万历年间传入中国,明清时期对烟草的称呼为“淡巴菰”(也有译为淡巴姑、姆巴古、但不归、淡肉果等),由烟草的英语单词“Tobaco”翻译而来。清代女诗人沈彩在《食烟草自哂》写到:“自疑身是谪仙姝,沆瀣琼浆果腹无。欲不食人间烟火,却餐一炷淡巴菰。”这里的淡巴菰指的就是烟。
在清朝,吸烟不仅跨越了阶层,成为由上至下的兴趣爱好,而且还是超越性别的存在。烟草在女性文学中的出现频率不低,清代金学诗在《无所用心斋琐语》中有“妆毕向午,始出闺房,吸烟草数桶”的描写,说的是苏州女子化完妆后,日上三竿习惯抽烟提神。
苏州桃花坞年画——美人吸烟清代的医学文献把烟草描绘成具有强烈的温补特性的东西,所以当时的中国人认为抽烟可以预防风寒和疫病,上层达官贵人无论男女都开始吸食,市民百姓也开始效仿,抽烟逐渐成为一种时髦。加上当时烟田种植的经济效益很高,在关外 “以匹马易烟一斤”,一亩烟田的产值抵得上十亩农田,基于这样的行情,许多农民转而种植烟草,所以当时吸烟普及程度很高。
清代陆耀在《烟谱·好尚第四》中记载“酒食可阙,而烟绝不可缺。宾主酬酢,先以此物为敬”。说的是,吃喝的东西可以缺,唯独烟是万万不能缺的,主人酬宾,要先给客人把烟点上。由此可见,烟草已经取代了茶、酒,成为代表社交礼仪的首选。旗昌洋行的合伙人威廉·亨特(William Hunter)在1824年前后在广州参加新年宴会,亲眼所见与会中的女性大多数都在吸水烟。
还有一些清代女作家吸烟,她们则认为烟草可以净化心灵,也能激发创作的灵感。乾隆年间大文人袁枚的一位女弟子归懋仪亦好烟,甚至专门赋了一首叫做《烟草》的诗:“论古忽惊窗满雾,敲诗共讶口生莲。线香燃得看徐喷,荷柄装成试下咽。”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