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出云南腾冲市区,沿途金灿灿的油菜花像一片片金灿灿的海洋,快到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时,不时有三两成群的游客沿旅游步道缓行。
来到村口,穿过绿树掩映的寨门,沿着石板路缓步前行,一路黄墙黛瓦、牛头图腾,原始又古朴。
春节已过,但村里游客依然不少。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近年来,在党委政府引导下,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又是国家4A级景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的佤族聚居村寨拓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
佤族村民赵家海家的“什么都好卖”小卖铺在村子中间,地段好,是游客打卡必去的“网红小店”。这些年,借助发展乡村旅游的红利,小卖铺生意越来越好,赵家海家小日子蒸蒸日上。
“这样的日子,以前不敢想!”坐在自家小卖铺前,赵家海爬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
69岁的赵家海年轻时干泥瓦匠,虽说日子艰难,但靠着不错的手艺和踏实肯干,光景在村里已算不错。
家里一儿一女,赵家海努力挣钱供养,希望将来有出息。虽说女儿学习成绩一般,初中毕业后没再读书,但儿子争气,不仅考上大学,后来还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这让赵家海脸上有光。
可随着年岁增大,加上30多年泥瓦匠生活,他身体每况愈下,慢慢干不了重活。儿子快大学毕业时,借着家里的好位置,他开起小卖铺,“赚点‘油盐钱’”。
赵家海在小卖铺里忙活。希奕璇摄
小卖铺卖些村民们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小孩吃的零食,一年到头利润不过千把块,真就只能赚点“油盐钱”。
日子眼看就这样温温吞吞过下去,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支持下,村里迎来大变样: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水路”变成宽阔干净的石板路,“杈杈茅屋”被黄墙黑瓦的农家屋舍代替,曾经“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风吹”的状况不见了。
基础设施提升的同时,传统耕种模式也在改变。村里优化种植结构,种上茶叶、核桃、万寿菊等经济作物,村里人日子开始改善。2017年,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整村脱贫。
村口的油菜花海。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整村脱贫后,村里利用良好的绿色生态资源,结合佤族民族风情发展乡村旅游。
佤族文化民俗馆、民族文化活动广场、农耕文化观景台……整合各种帮扶资金后,一个独具特色的佤寨慢慢呈现出来,游客越来越多。
为带领大伙一道致富,村里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统筹旅游发展。合作社实行股份制,每户村民交纳10元即为社员,每户出资入股后,年终就能享受分红。
好政策带来好日子,赵家海家不例外,小卖铺换了新货架,腾冲市烟草专卖局的客户经理常上门服务,教他怎么摆货,怎么经营利润高。店里还捎带售卖自家做的大米粑粑,每个5块钱,少的话每天能卖三四十个,多的话能卖六七十个。烤干的野生菌,自家产的草果、茶叶也放到铺子,供游客选择。
去年底,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相比往年,春节涌入村里的游客更多,民宿家家爆满。赵家海家的小卖铺生意火爆,每天毛收入超过千元,大米粑粑、烤干的野生菌、茶叶、草果也好卖,真的是应了店名:“什么都好卖”。
为让游客更有体验感,春节期间,村里组织佤族歌舞表演,村民们和游客打起鼓,敲起锣,一派欢乐祥和,年味弥漫村里。
赵家海的儿子正把蒸好的大米粑粑盛出来。希奕璇摄
浓厚氛围里,赵家海和儿子儿媳商量着怎么把民宿尽快开起来,增加家里收入。旁边的火塘火烧着正旺,厨房里妻子忙着蒸大米粑粑,蒸汽从锅盖的四周窜出,带着甜滋滋的味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如今在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大伙正齐心协力加油干,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阿佤人民正唱着新歌。
中午时分,采访结束出村,村口的油菜花海此起彼伏,一派生机勃勃。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