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清晨,阳光透过车间窗户轻轻洒在机器上,湖北烟草金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襄阳复烤厂设备科设备维修技师陶晗全神贯注站在设备旁,一边紧盯仪表盘上不断跳动的数字,一边调试设备。
经过十四年的磨炼,陶晗已成长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在承担打叶、除尘、烤片、烤梗四个工段的设备维保工作中,他始终精益求精。
敢于尝试才有实现突破的可能
2016年,襄阳复烤厂率先引进重力风送式光电除杂设备,通过光电技术精准剔除生产线烟草杂物。运行一段时间后,设备开始“闹脾气”,光源偏移、识别误差、生产卡顿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生产效率。
“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无法直接从书本上找到答案和解决办法,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重新探索。”陶晗说。面对难题,在缺少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他从头学起,光电原理类书籍读了一本又一本,技术资料翻阅了上百份,解题思路逐步生成。
他带领团队寻找多种型号的集成电路元件,购置专用配套工具,探索相匹配的修复方法,通过更换LED灯珠、修复照明模块和电源模块,大幅提升了光源亮度、色温,关键的色温指标由修复前的不足5000k提升至6000k,满足了烟叶剔除识别的需求。同时对光电除杂设备管网、光学通道、冷却系统、气密元件及控制元件进行检查修复,剔除效果显著提升。
为解决装箱密度偏差较大的问题,他开展了QC课题“双向螺旋式片烟装箱密度调整装置的研发”,给片烟密度的改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该成果获得全省烟草商业系统QC课题三等奖。谈起获得的奖项,陶晗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我们要把眼光放向未来。在工作中,保持勇于探索的决心与成功同样重要,敢于尝试才有实现突破的可能。”
在一线发现并解决问题
“创新不能脱离现实,它应该服务于生产实际,让工作变得更简单、高效。”陶晗说。秉持着这种理念,多年来,他从一线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一线,让技术变得更实用。
传统称重方式面临着精度差、效率低等问题,是生产中的“痛点”问题。2018年,陶晗带领团队开发框装烟自动称重系统。模拟真实环境,连续运行120小时验证耐久性;测试12种型号,分析记录其在高温、震动、湿度变化等极端条件下的表现,找到算法与硬件的契合值……通过对比不同的传感器和算法组合,他们找到了“最佳搭档”,研发出了高精度的自动化称重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年来,陶晗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落地,他参与的QC课题“烟片复烤机黑烟垢清理装置”“TPM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研发”“成品箱号智能识别系统的研制”获得全省烟草商业系统QC成果二等奖,为企业生产管理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善。
当好新员工快速成长的引路人
在襄阳复烤厂,陶晗身旁总是跟着几个年轻人。“陶老师耐心细心,遇到难题大家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他。”陶晗的徒弟青年维修工云晨说。
初次参加设备实操培训后,云晨内心经历了不小的波澜:“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一次接触设备时,我连机床都不知道怎么开。”这种从“零”开始的挑战让他一度陷入困惑与迷茫。
陶晗深知,作为师傅,他的职责不仅在于帮助青年员工提升技术水平、适应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察觉到云晨的困扰后,陶晗主动找他谈心,并通过一对一讲解、图示化分析等方式调整培养策略。
“师傅教我的不只是技术,还有面对问题的勇气。”云晨说。
此外,为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掌握设备维修的核心技术,陶晗编写了复烤设备故障处理操作手册,用通俗的语言、清晰的图解将设备结构、常见故障和排查方法转化为易学易懂的“技术秘籍”;积极承担师带徒责任,开展各项培训,以生动的实例为切入点,通过现场演示和实操互动,推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同时,他以QC课题为载体,为青年员工提供锻炼机会和展示舞台。在他的引领下,多名青年员工顺利通过了各类技师鉴定,有的徒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佳绩。
怀揣一颗匠心,陶晗辛勤耕耘,守护着烟叶质量。陶晗说:“企业发展越来越快,质量标准越来越高,我们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唯有不断学习,寻找更加合适的技能、方法,才能更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我将一如既往担负岗位职责,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