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名片:黄杨,江苏中烟南通烟滤嘴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装备研发员,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主持及参与的科技项目多次获得中国烟草总公司技术发明奖、江苏中烟科技进步奖、江苏省优秀QC小组成果等奖项,本人被评为江苏中烟优秀团员、江苏中烟青年科技人才、江苏中烟重点青年科技人才。
忙碌的步伐,穿梭的身影,或是俯身于生产一线观察产品、调试设备,或是在装备研究室与成员进行“头脑风暴”,不断“行走”是黄杨身上鲜明的标签。在数年如一日的研发工作中,他一点一滴地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江苏中烟南通烟滤嘴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优化升级以及装备技术改造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奋力奔跑”中勇担当
从2012年入职至今,黄杨“奋力奔跑”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在不断向前中展现着最美的奋斗姿态。
从事装备研发最初的几年,他不仅参与全厂设备的迭代升级和改造任务,还参与装备保障工作,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跟踪产品需求。他每天在车间奔走,观察设备运行、了解设备原理,遇到问题,就主动向技术“大拿”们请教,逐渐形成自己对滤棒成型设备及控制技术的认知和理解,并且养成了爱问“为什么”的习惯。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2014年对黄杨来说是特殊的一年,那年起,他开始独立承担装备改造和保障工作。
通过卷烟辅材实现在线加香是当时行业内的技术热点,也是南通烟滤嘴公司重点攻关的科研任务和指令课题,需要攻克“香精施加量的控制”“芯线断线的判断”等诸多难题。
那段日子,黄杨每天“泡”在车间,观察试验装置和设备的运转情况。有时时间紧迫,他就主动上手操作机台开出样品,寻找问题根源。在一次次的开机停机中、在车间和研发室之间的来回往返中,滤棒的香线施加装置最终被研发出来。
“敢想更要敢干,有时候并不是问题本身难以解决,而是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慢慢来,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黄杨说道。
于关键攻关中显身手
装备研发为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高附加值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多元化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南通烟滤嘴公司每一个关键产品的装备保障团队中,几乎都有黄杨的身影。他已逐渐成长为南通烟滤嘴公司装备研发的中坚力量。
空芯滤棒设备研发项目是众多特种滤棒产品的研创之本,从方法初探到成功攻克再到技术衍生,该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经历过场地变更、备件设施不足和人手短缺等重重困难,数次中断。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黄杨从未想过放弃,他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最终带领团队顺利攻克技术难题,完成项目。
2017年,黄杨立足企业发展需求,主动参与到异型滤棒的国产化替代工作中。面对可借鉴的技术少、特殊式样滤棒的定型难度大、工艺参数反复异常等问题,黄杨不曾有过一次退缩。困难面前,爱琢磨的他总能提出一些奇思妙想,并将很多创意付诸实践,推动研发工作不断向前。“他的活力和耐心经常能够鼓舞和带动大家,他是工作中的‘有心人’,经常能注意到很多人注意不到的细节。”说起黄杨,同一个项目组的同事竖起大拇指。
锲而不舍、屡败屡战,项目组最终取得成功,使南通烟滤嘴公司异型滤棒的生产不再受到国外企业的约束。这段“风雨后见彩虹”的经历,也让黄杨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研发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向前沿“阵地”寻突破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勇进者胜。2017年,江苏中烟启动烟草前沿技术研究,黄杨凭借丰富的研发经验和一贯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作为项目组核心成员参与其中。
面对国外先进技术封锁和国内技术人员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黄杨反复论证、大胆实践,向内,不断挖掘创新资源;向外,不断汲取创新理念,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凝聚创新动力。
在功能性材料成型设备的验证阶段,黄杨每天“钉”在条件艰苦的试验现场,白板上的方案一次次推倒重来,脑海里的设想预演了上百种可能。项目组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探索出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技术参数,研制出具有独创性和引领性的工艺设备,为公司前沿技术产品的研发和量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黄杨有股韧劲,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对待生活。同事们总说,黄杨有着一颗“大心脏”,正是这颗“大心脏”指引他不断爬坡过坎,征服一座又一座的人生高地。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