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追求不同,付出的自然也会不同。”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从李本林的口中说出来,却如此地引人深思。
李本林,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泸西复烤厂(以下简称“泸西复烤厂”)车间的一名工人。清瘦健朗,和煦的眼神中透露着坚毅,一头“奶奶灰”的发色看着颇显潮流,但这是来自58年岁月的自然晕染,是来自车间机器轰鸣中年复一年的冲刷和日复一日的蹉跎。
1985年,在西南边陲的红高原泸西,一座工厂正在这片红土地上孕育,时年19岁的李本林,正是建厂时最早的15名耕耘者之一。
“那时候一切都是从无到有,排水沟、机坑都是我们一个个挖出来的。”条件的艰苦不言而喻,而多年来李本林一直坚守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8年,把坚守当成自己的人生信条,成为了全厂干部职工人人竖大拇指的称赞对象。
把水分、质量控制在指尖,这是李本林独有的“绝技”。凌晨一点左右,李本林身影又出现在生产机器旁,这是他多年以来养成的定期巡检习惯。“只有自己亲自摸过、看过心理才踏实,产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不认真对待,怎么能够成材呢?”李本林对跟学的青年员工语重心长的说道。这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让李本林练就了独有的指上功夫——用自己的手感凭经验就能控制产品的水份、温度,成为了生产车间一台移动的质量检测器。
“这种特有的功夫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年轻的时候,李师值班,他的手除了上厕所和喝水,始终在操作表上,就连睡觉都保持一只手摸着操作表,不然心里不踏实。”李本林在车间里多年的老同事如此说道。
李本林始终把自己作为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用责任心推动产品质量的提升。设备出问题,自己立马动手进行维修,确保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机器正常运行。遇到产品质量问题,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讨论,寻找最优的解决方式。“在工作中,不遇到问题是不可能的,有时候想解决方法,经常整晚睡不着,就想着怎么能快点解决,避免下次出现这样的错误,一个地方不能摔倒两次,要不然对不起这份职业,自己内心也过不去。”李本林微笑着说道。
有责任更有动力,李本林在车间带出了很多徒弟,一丝不苟、精于求精的工作态度是他多年坚守的准则,也正是在像他一样的车间老职工带领指导下,厂里这么多年烤季加工任务都是圆满完成,所有工艺指标均满足与客户签订的加工技术协议要求,做好做实了“客户有需求,满足我来做”的服务理念。
“今年我已经工作38年了,经我手产品还没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我再过几年就退休了,我将继续坚守好岗位,希望退休时能拍着胸部说,从业一辈子我经手的产品无任何质量问题,给自己的从业生涯划上一个圆满句号。”李本林充满信心地说道。
2009年李本林查出患有肺大泡,但他从不抱怨生活中的困难,依然坚守车间生产一线,依然和同事们一起“三班倒”,始终坚持着严谨、务实、勤奋的工作、生活作风,用良好的作风带动形成良好的家风。多年以来,他坚持身体力行地用行动影响带动家人,成为了其他人眼中的模范家庭。“从我孩子小的时候,我就坚持每天睡在孩子后,起在孩子前,言传身教地教育孩子,确保他们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好在孩子们比较争气,生活学习不用怎么操心。”李本林的两个孩子一个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个仍在求学。谈起孩子,李本林谦虚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信心。
理想目标是很容易树立的,但是在实现理想目标的征途中多数人却遇难而退,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李本林用自己多年的生活工作实践给出了一种指导——那就是多年如一日的坚守。
夜幕下,两层多高的生产机器在高速运转,李本林清瘦黝黑的身躯又在车间来回巡视,用那一双饱经风霜的手,一遍遍触摸着叶片和钢铁的温度……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