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新烟农付杨跃的智慧田园梦

2025年02月14日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石宇瑶
A+ A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莲花塘村烤烟种植连片地,数十台农机在同时开展冬耕作业,传来阵阵轰鸣声,其中一个驾驶农机的身影尤为引人注意。他就是砚山县的一位“00后”烟农付杨跃。

9429e02a-d9ca-459a-b817-2632b89d505e.jpg

付杨跃驾驶农机开展植烟地块深耕深翻。

三年前,付杨跃刚从大学毕业,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迷茫彷徨之际,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国家对现代农业的扶持政策,激发了他回乡种烟的念头。云南省是全国烟叶的主产区,而文山州是“云南黄金走廊”生态特色烟区。“与其在外漂泊不定,不如回家乡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带着这样的信念,付杨跃毅然踏上种植烤烟的归途。

起初,他的决定并未得到太多人的理解和支持。毕竟传统的烤烟种植劳动强度大,对烤烟种植新手来说初次种烟也颇具挑战。然而,他坚信自己能够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来,决心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现代农业技术,为烤烟种植注入新的活力。

e37dc457-7c84-4888-a997-9ceb2c0b3994.jpg

付杨跃喜获“黄金叶”。

为了把烟种好,付杨跃首先从最基础的做起,学习烤烟生产环节、流程,向村里的老烟农和烟草公司、合作社的技术员请教烤烟生产技术,了解烤烟的种植环境、土壤要求、施肥技术、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成熟采收、编装烘烤等事项。同时,围绕提高烟叶生产效率,积极响应烟站和合作社的号召,引入现代农机设备,从犁地耙地、起垄打塘,到覆膜移栽、中耕管理,实现全流程机械化作业,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烟苗移栽和水肥管理环节,付杨跃又引入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利用滴灌直接向烟株施肥,通过精准控制水量和施肥量,既保证了干旱天气下烟株水源的补给,又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付杨跃与时俱进,积极参与植保公司无人机飞防项目。这一举措不但提高了植保效率,还增强了防治效果,确保了烤烟的健康生长。一系列举措让付杨跃在烟农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大家眼中爱学习、敢探索、愿尝试的新兴烟农。

“通过三年来的种植经验,我发现种烟和做其他事情一样,要想做好,就要精益求精。”付杨跃深知,种烟之道在于精益求精,唯有全身心投入、用心管理,才能种出好烟、烤出好烟。烟站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他都一期不落地积极参加,同时还自学烤烟种植相关的书籍,将理论知识和种烟实际紧密结合。从移栽到中耕,从采收到烘烤,每一个环节他都争取落实好标准化技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付杨跃的精心呵护下,连片的烤烟长势喜人。到了烘烤季,付杨跃又租用电能烤房进行烟叶烘烤。相较传统密集型烤房烘烤损失率较高、耗煤量大,电能烤房能够实现烟叶清洁烘烤、远程化监控,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还能提升烟叶品质。正是这些努力和付出,最终汇聚成了烟叶交售时的硕果。

2024年,付杨跃种植33亩烤烟,售烟收入十分理想。回望一年来的辛勤耕耘,付杨跃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回乡的选择是正确的,世上道路千万条,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烟叶交售结束后,村民们对于付杨跃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纷纷竖起了大拇指。面对村民们的热情询问,他耐心地分享着自己的心得,“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就是用心去做,把每一项技术都落实到位。”

对于未来,付杨跃有着更宏大的规划和愿景。他计划引进更多先进的农机和设备,提升烤烟种植机械化、数字化水平。同时,他还希望能够带动周围乡亲投身烤烟产业,共同增收致富。因为他明白,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付杨跃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勇立潮头、敢于追梦圆梦的青春赞歌。他的成功实践为年轻一代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树立了榜样和典范,激励着更多的人勇敢追寻心之所向,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