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湖南郴州市宜章县的田间地头迎来了烟叶生产备耕的关键时刻。
近年来,当地依托烟叶产业这一传统支柱产业,积极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力求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前,当地各级政府和烟草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强化技术支持和服务,全力推动烟叶产业提质增效,切实为烟农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政府主导,生产备耕有方向
“烟叶生产要早准备、早落实,才能确保后续工作顺利推进。”在宜章县里田镇,县烟草公司负责人刘卫华表示。此时,正值烟叶移栽前的最后冲刺阶段,里田镇的烟农们正在忙碌着为烟田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在该镇的烟田现场看到,一片片整齐的烟田已经覆盖上了地膜,烟农们有的正忙着翻土,有的则在为烟苗准备肥料。每块土地的规划都经过细致的测算与安排,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最大化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刘卫华介绍道:“今年我们为烟农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确保他们能顺利完成烟叶种植任务。我们提前与乡镇政府协调,确保肥料、农药、地膜等物资充足,同时加强对烟农的技术指导,确保烟叶的栽培质量。”
精细服务,技术指导有质量
在宜章县的其他乡镇,烟农们也正忙着为即将到来的烟叶移栽做准备。黄沙镇,走进烟叶育苗大棚。大棚内,整齐划一的烟苗正被技术人员细心地修剪和管理,这是丰收最坚实的基础。
“我们镇今年计划种植烟叶8000亩,所有的育苗工作都已进入最后阶段。”黄沙镇烟草站站长肖群山说道。他解释道,今年为了确保烟苗质量,烟站采取科学育苗方法,并组织了多场技术培训,让大家都能掌握科学的育苗技术。“春节期间技术人员每天都在现场指导,为培养高品质烟苗提供了有力保障。”肖群山自信地表示。
在赤石乡的育苗工场,烟农专业合作社社员邓正华正在为烟苗第三次剪叶,他表示:“今年的烟苗长得非常好,技术员也时常来检查,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现在,移栽的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完成,等到春暖花开,我们就能将这些烟苗移栽到田里。”
刘卫华补充道:“我们通过创新育苗技术和推广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烟苗的成活率,也减少了烟农的劳动强度。今年的目标是通过加强管理,提升烟叶的品质,确保烟农的收入稳步增长。”
精准培训,生产技能有提升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种烟技巧,特别是烟叶的科学栽培方法。”在宜章县的烟农培训课堂上,来自各乡镇的烟农们正集中听取专家的讲解。培训课上,专家们详细讲解了烟叶种植的最佳时机、土壤改良的方法以及烟田管理的要点。
此次培训课程由宜章县烟草分公司和县农业部门联合举办,目的是帮助烟农们提升种植技术,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生产效益。县烟草发公司技师王一安说:“我们不仅在种植前进行技术培训,而且会定期派遣技术人员下乡,对烟农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确保每一块烟田的管理都达到标准。”
培训结束后,烟农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他们对烟叶生产的理解更为深入,也对未来的生产充满信心。邓正华说:“去年我种的烟叶收成不错,今年在技术员的帮助下,我打算扩种50亩,希望能有更高的收益。”
服务到户,烟农增收有动力
除了技术支持,宜章县各级政府还注重为烟农提供贴心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里田镇,乡政府与当地烟草公司紧密配合,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激励更多农户参与到烟叶种植中来。
“今年,我们镇政府通过组织集体购肥、集约育苗等方式,降低烟农的种植成本。”里田镇镇长肖敏介绍道。她还表示,镇政府将继续加强与烟草公司的合作,为烟农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确保每一位烟农都能在这一产业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里田镇,烟农周友信正在忙着筹划今年的种植计划。他和妻子已经连续种植烟叶多年,今年他们的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亩,预计收入将大幅增加。周友信说:“今年我们通过技术员的帮助,做了烟叶的提前规划,还跟随政府提供的培训学习了新技术,准备采取更加科学的方式种植,争取今年的收入能更上一层楼。”
其实,近年来,当地通过加强烟叶产业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不仅有效提升了烟叶的生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还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烟叶产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种植烟叶走上了致富之路。
刘卫华表示:“烟叶产业是我们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提高烟叶的质量和产值,不仅可以增加烟农的收入,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整个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对于未来,刘卫华表示,县烟草公司将继续推动绿色生产理念,力争在保持烟叶高产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让烟叶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