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全方位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这5家单位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2025年02月07日 来源:中国烟草传媒 作者:郑旭南
A+ A

烟叶供给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持续进展,烟叶产业融合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2024年,烟叶工作实现稳中求进、进中提质,为行业整体良好运行打下坚实基础,为烟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稳产丰产作出重要贡献。这既得益于国家局党组的沉稳掌舵、坚强领导,也离不开行业各单位的创新探索、奋楫争先。全国烟叶工作会议上,云南省局(公司)、河南省局(公司)、山东省局(公司)、江苏中烟、贵州烟叶复烤公司5家单位作交流发言,有关经验做法为行业全方位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微信图片_20250206093151.jpg

 2024年,云南烟区着力推动烟叶原料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云南省局(公司)供图

云南省局(公司) 

严字当头 促烟叶质量提升见实效

微镜头:

线上,通过监控视频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收购情况;线下,随机走访烟叶收购点和烟农了解实情;公示所有涉烟农利益事项,让烟农明白、放心交售烟叶……

在2024年烟叶收购中,云南昆明烟区积极倡导“阳光收购”,对烟叶收购各环节进行严格监管,以监督实效维护好烟农利益,绘就烟叶收购廉洁底色。

严格规范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行业高度重视基层烟站“微权力”监督管理,加强烟田基础设施、烟用物资采购、烟叶产前投入、烟叶收购管理等重点领域廉洁风险防控,保持良好生产经营秩序。

“一手抓整改整治保烟农利益,一手抓烟叶质量提升保工业供给。”在全国规模最大的烟叶产区,云南省局(公司)坚持严字当头、狠抓烟叶收购,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奋力为行业提供优质原料保障。

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洁底线。云南省局(公司)持续深化“三项治理”,实施阳光收购、廉洁收购、公平收购,坚决刹住基层烟叶领域不正之风和“蝇贪蚁腐”。

将烟叶生产领域基层“微腐败”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纳入“清廉云南”专项行动,云南省局(公司)通过警示震慑、动员感召教育警醒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守纪律,健全完善烟站廉洁风险防治“全省一张清单”,持续深化“人情烟”“关系烟”治理、空假合同谋取私利治理、倒买倒卖烟叶治理,有效维护烟叶收购秩序。

提升内在质量,打造优质烟叶。以整改整治为契机,云南省局(公司)狠抓烟叶收购质量管理,为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赢得主动。

“摒弃‘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思维抓质量”“增强纪律规矩意识抓质量”“优化分级收购流程抓质量”“创新监督方式抓质量”“强化末端管控抓质量”……

通过多措并举抓质量,2024年云南烟叶收购检查等级合格率同比提高0.28个百分点,工商交接检查等级合格率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上选率提高8至10个百分点,出片率明显提高,卷烟工业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

“品质特色突出、工业需求旺盛、烟农荷包鼓鼓、运行规范高效。”云南省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郑雄志在发言中说,2024年的烟叶生产收购,对云南烟区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大考,答卷基本合格。

为行业提供优质原料保障,是云南烟区的责任和义务,使命光荣,责任艰巨。

郑雄志表示,云南省局(公司)将坚定不移深化整改整治,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推动烟叶原料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持续强化“第一车间”服务保障作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206093340.png

 河南烟区坚定不移将机械化作为提质增效、减工降本的关键抓手 /河南省局(公司)供图

河南省局(公司)

“机”“艺”融合 向全程全面机械化迈进

微镜头:

2024年12月底,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朱阳镇秦池村烟叶示范区,烟农刘志强一大早就驾驶拖拉机对烟田进行深耕。

“以前种烟都是斜坡地,机械进不去,人工又费力。去年我流转了20亩平坦地块,不但能够全程机械化作业,而且费用比原先还少了很多。机械化生产,真是省心省力又省钱!”刘志强高兴地说。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机械化是烟草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升烟叶产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近年来,行业坚持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加快烟叶生产机械化转型,农机农艺融合三年行动成效显著,四大作业区宜机化生产技术体系基本建立,烟叶生产重点环节机械化率提高至69.1%。

地处黄淮北方平原作业区,河南省局(公司)把机械化作为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打造“河南浓香”烟叶品牌的有力抓手,持续推进“机艺田服”四位一体协同发展,跑出全程全面机械化“加速度”。

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坚定不移将机械化作为河南烟区提质增效、减工降本的关键抓手——

加强组织领导,聚焦农机农艺融合三年行动部署,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强化系统思维,坚持“机艺田服”协同发力;实施协同推进,坚持黄淮北方平原作业区共同推进,行业及全省“两级示范县”整体推进。

因地制宜、强基固本,把机械管用好用、烟农愿用会用作为推进烟叶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的重中之重——

聚焦减少作业次数、减少采收次数,提升移栽、采收等关键环节农艺宜机水平;聚焦优化烟田基础作业条件、优化烟田规模作业场景,提升烟田宜机水平;聚焦“研改用结合”,提升农机技术装备水平,降本增效成果明显。

服务带动、高效融合,坚持以满足烟叶生产和烟农需求、提高机具使用效率为目标,推动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相融合——

探索跨区作业,构建大作业区理念,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公司等社会力量作用,推动农机跨乡镇、跨县、跨市作业,提高农机作业量;完善服务体系,搭建烟草农机手培养平台,增加无人机植保、机械化拔秆等环节专业化服务,提升机械化作业能力。

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和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下一步,我们将以更高水平推动烟叶生产向全程全面机械化迈进,为烟叶高质量发展和烟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河南省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卓俭华说。

山东省局(公司) 

打造产业综合体 推动烟草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微镜头:

秋收时节,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库山乡遍地金黄,拿着最后一笔烟叶售卖收入,响场村种烟大户刘家升盘了盘账:45亩烟田,亩均收入约5258元;轮作烟田种植的丹参,亩均收入也有3200多元。

刘家升种烟近10年,用他的话说现在种烟是“最好的活计”:烟草公司技术员一对一帮扶,无论是种烟还是中草药,好的品种和技术都到位,还有从种到收的全方位服务。

产业兴旺是提高种烟效益、促进烟农增收的关键。

“围绕烟叶建产业,建好产业促烟叶。”近年来,行业积极推动烟区产业融合发展,下大力气抓实产业综合体建设,着力构建“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长效发展机制。

2024年,山东省局(公司)把产业综合体建设确定为全省系统“十件大事”之一,深入推进烟粮协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夯实烟叶发展根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推动粮烟协同发展,是主动服务重农抓粮大局、稳固烟叶产业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

“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协同,营造产业融合良好发展环境”“坚持种烟稳粮、抓烟促粮,助力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坚持创新突破、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山东烟区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的耕作制度”……

以产业综合体为载体,山东省局(公司)积极健全粮烟融合生产体系,推动“粮烟油经饲”一体化发展,努力将综合体建设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是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机械化作业,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山东省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顾厚武在交流中说,“我们充分发挥产业综合体组织协同、要素集聚的优势,推进集约化经营,示范推广先进装备,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带动全省烟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将综合体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

优化组织运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综合体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优化运行模式、搭建惠农服务平台、延伸产业链条——

山东省局(公司)坚持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与综合体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努力将综合体建设成为促进烟农增收的样板区。

以“产业兴”助“烟农富”。顾厚武表示,山东省局(公司)将扛牢重农抓粮、乡村振兴责任,在高标准推动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上持续发力,加快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苏中烟 

以“数”为擎 赋能原料保障高质量发展

微镜头:

在云南玉龙、福建宁化基地构建立体监测监控系统,为大田产质量预测、病虫害防治等提供数字化保障;

建设远程监打平台,7个复烤加工点实现数据实时传送及远程视频实时传输,远程监打覆盖率达到85%;

建成原料仓储可视化驾驶舱,直观呈现仓储库存库容、原料结构比例、仓养核心指标状态等关键信息;

…………

在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江苏中烟努力构建烟叶原料保障数字化转型新方式,赋能原料保障高质量发展。

数智潮涌,创新赋能。

置身数字化发展浪潮之中,行业扎实推进数字技术与烟草经济深度融合,逐步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契合行业实际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近年来,江苏中烟认真落实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专项规划,聚焦供应链、研发、生产、营销等领域,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各项工作。

——突出上下游联动,以数据思维赋能原料供需动态平衡保障体系构建。

“坚持配方主导,扎实推进配方数字化设计,功能化、模块化开发,不断提升上游牵引力”“深化产供协同,实现生产计划、原料需求的同步生成、自动预警,不断提升下游保障力”……立足自身发展定位,江苏中烟聚焦商业供给牵引、品牌需求供给双重职责,以数据赋能深化“思维之变”,积极构建配方主导、产供协同的原料供应链数字化动态平衡保障体系。

——突出前后端贯通,以数字技术赋能核心业务链管理升级。

“赋能烟叶生产质效提升,赋能原料仓储质效提升,赋能原料智慧物流质效提升。”江苏中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符昌文在发言中说,积极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原料核心业务链,促进全要素覆盖、全流程贯通,为原料保障全业务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数字动力。

——突出系统化构建,以转型理念赋能原料供应保障深度变革。

“强化数据治理,释放数据价值”“深化融合创新,覆盖全链升级”“优化模型构建,推动数助决策”……

紧跟行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要求,江苏中烟将数字化理念与整体的、联系的、动态的思维方式相结合,系统构建推动原料保障数字化转型深度变革。

贵州烟叶复烤公司 

提质增效 全面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微镜头:

寒冬时节,天朗气清,走进贵州烟叶复烤公司毕节复烤厂内,烟叶挑选加工、打叶复烤生产作业现场,呈现出一派忙碌有序的景象。

原料组配、精准铺叶、柔打细分、低温慢烤、均匀装箱……进入2024烤季,各个生产工序井然有序运行,一箱箱成品陆续下线入库。

一头连着烟叶生产,一头连着卷烟制造,烟叶复烤是烟草产业链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近年来,贵州烟叶复烤公司聚力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以“稳”的姿态、“进”的状态、“新”的方式持续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全面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紧扣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贵州烟叶复烤公司坚持以党的建设凝心聚力,齐聚“改”的共识、“革”的愿望,广泛汇聚提质增效“正能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紧扣主题主线,贵州烟叶复烤公司主动做好进退取舍“选择题”:

调减产能120万担,以审时度势的“退”走出“吃不饱、吃不好”的“发展困局”;建成行业示范性区域加工中心2个,重点品牌原料区域加工中心7个,以有力有序的“进”突破“干不了、干不好”的瓶颈问题。

“‘十四五’以来,公司年加工量稳定在400万担左右,税利年均增幅35.3%,加工三大关键指标值稳定在行业优秀指标之列,客户满意度稳定在95分以上,保持了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贵州烟叶复烤公司总经理何彬在交流中介绍。

提升烟叶品质、树立烟叶品牌形象、塑造烟叶工作品格,是贵州省局(公司)党组提出的工作目标。在“服务增效”上做加法、在“降本增效”上做减法、在“提质增效”上做乘法、在“消除冗余”上做除法——

紧扣“关键变量”,贵州烟叶复烤公司围绕目标任务,坚持把“提质增效”作为生产经营的自变量,把加工服务水平作为生产经营的因变量,努力向管理要效益、从流程挖潜力、向创新要活力,积极回应“加减乘除”必答题。

复烤环节有着海量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连接工商“两端”的重要纽带。

“全链条切入,重构协同共享新体系”“全方位转型,重塑业务管控新中枢”“全流程覆盖,重构组织架构新模式”……

紧扣“最大增量”,贵州烟叶复烤公司依托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按照“两端数联、两头无人、中间智能、全程数控”的思路稳步开展智慧工厂试点建设,努力将技术、数据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奋力书写“破立并举”论述题。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中流绘新篇。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进发,让我们以这5家单位为标杆,锐意创新、务实进取,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奋力书写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