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军呀,这次俺家老三回来不想走了,也想在家乡创业,可流转土地的事还没着落,你看能不能想想办法?”
“老叔,算上你家老三,咱村四个小伙子都要留乡啦,我盼着他们回来呢!你放心,这事我办着高兴!”
……
日前,见到曹花军,他和老乡正说着话,他说,春节前他得挨家挨户走一遍,和村民见一面,才能把乡亲们的事办好。
50岁的曹花军,是河南渑池县天池镇杨大池村党支部书记。在“书记”任上两年多时间里,他带领村干部让村集体账上负数“转正”,还被渑池县委、县政府评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工作先进村。2023年,曹花军被渑池县中国农民丰收节组委会评为“百佳农民”。
提起曹花军,十里八乡都晓得他是个农业服务者。早在2000年,曹花军捕捉到农村缺少大型耕地机的机会,他抓住商机,在走村串乡服务乡村的同时,也赚到了他人生“第一桶金”。
“烟叶价格既稳定,又有服务保障,就产生了想种烟的念头。”在服务乡村过程中,曹花军发现种烟村烟农干劲十足,烟叶是个能让农民致富的产业。
说干就干。2016年,曹花军申请烟叶种植合同,流转种烟土地,在烟草部门政策支撑、技术指导催化作用下,规模化烟叶种植“开灶起火”。
烟技员与曹花军(左)在交流烟田起垄情况
老话说:干啥说啥,卖啥吆喝啥。曹花军有句挂在嘴边话:种烟要想收益高,生产技术离不了。他积极参与学习培训、落实烟叶生产技术,比如,新推广的烟田起垄“733”标准(垄底宽70厘米、垄高30厘米、垄面宽30厘米),烟草部门一宣传,他率先行动。
功夫下在平时,回避风险提前预防。曹花军平时注重留心气候变化、烟叶生长变化,他在生产中总结了一套经验:哪个时间段烟叶容易得啥病、害虫繁殖期等,曹花军心里都有数,他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化解了病虫害导致减产的风险。
几年时间,曹花军种烟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他是诚信烟农的代表,是农村农业致富带头人。2023年,曹花军交售上等烟比例高出全县平均水平9.58个百分点,亩均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55元。
不仅如此,曹花军还种植小麦、辣椒、红薯等多样产业,流转土地规模达200余亩。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人都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富。”曹花军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自从当选杨大池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曹花军面对全村留居人口不足三分之一、村集体背着外债“包袱”的现状,他着手对村务事进行谋划,依托烟叶产业优势,凭着多年种烟经验,在杨大池村推行“村集体办、村干部管、村民受益”的村集体经济,蹚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
——村集体办。以村集体名义流转土地,探索构建“以烟为主”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烟叶、辣椒、红薯三大产业已成为架好村集体增收的“三驾马车”。
——村干部管。以“定人定责、轮流管护”的方式,加强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实行7名村干部排班制,一人一天,负责组织生产技术落实,确保产业生长过程有人管。
——村民受益。村集体产业为村民提供了就地就业的机会,他们合理用人,因人授事,比如,妇女们采摘烟叶、挑拣烟叶等干轻活,男性中耕培土、搬运烟叶等干重活,充分让村民参与个人创收上。村集体产业为村民支出工资近3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杨大池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归村集体所有,村干部从中不参与利益分配。近两年,杨大池村村集体经济创收40余万元,为村里办建了文化广场,硬化了7公里产业路,修建引水工程,产业田地建起水塔……
筑巢引凤栖,归雁衔枝来。“我们村多元产业发展仅是起步上路,将来我们村还要加大土地流转,壮大村集体产业,还要置办健身器材、篮球场地、图书阅览室,努力留住本村人、召回年轻人,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曹花军自信地说。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