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飘过,寒意渐浓。笔者走进湖北省利川市烟区产业综合体烟田,田野阡陌纵横、一片碧绿,一块块蔬菜长势旺盛,白菜、油菜薹、儿菜、火锅菜、粑粑菜等菜品千姿百态,覆盖田畴。“金叶”收获后,到处又呈现出一派蔬菜采收的繁忙景象。
长势旺盛的连片菜田
“我们推进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目前,烟-菜轮作是利川较为成熟的模式。”利川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负责人说,通过烟-菜轮作,探索多元融合“新路子”铺就强村富民“快车道”。
在汪营高速公路出口一侧,一望无际的菜田里人群来回穿梭,忙碌劳作的身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今年种植了白菜、粑粑菜等不同品种800多亩,现在正是收获季节,将菜运回冻库存放,待集中运输到上海、深圳等地销售。”11月24日,汪营镇种菜大户谭浩一边招呼着工人砍菜一边说道。
菜地里,男女老少10多人在不停地忙碌,砍菜、装筐、上车……一切显得忙而有序。几辆农用车在冻库和菜地间来回奔跑,将一车车新鲜的蔬菜运回冻库存放,菜地里还不时发出朗朗的笑声,其场面温馨和谐。
谭浩是汪营本地人,因与其叔有多年的种菜经历和丰富经验,并注册蔬菜供应公司,多年的打拼在沿海稳定了市场销售渠道,签订销售合同,在当地享有“蔬菜大王”美誉。因为规模种植蔬菜,每年在烟叶收购结束后,就精心谋划种菜策略,以每亩500元流转冬闲烟田,连片种植不同品种蔬菜,远销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因他的菜品好、质量高、口味纯,价廉物美,已成为大都市人们餐桌上的“香饽饽”,供不应求。
“种菜不但填补了烟田‘冬闲’的空白,还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就近挣钱的机会。”谭浩介绍道,烟叶收购结束正是蔬菜种植的繁忙季节,我们以每人每天100元雇请当地劳力,每月要付出劳务费20多万元。
上半年种烟、下半年种菜,无论是种菜专业大户还是烟田零星种植小户,在脑海中均已形成一地多收理念,以不同方式发挥土地资源,促进多产业增收。
在文斗镇金龙村烟-菜种植户高海林就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他是有30年种烟历史的“铁杆烟农”,每年种植烟叶50亩,烟叶收购结束后除种粮外,还不忘记种蔬菜10亩。虽然不多,但每亩能增加几千元,也是不错的收入。
“我们这里海拔相对较高,每年在烟叶采摘还剩2炕时就开始种菜,延长生长期,抢抓市场旺季。”高海林说,每年我的蔬菜全部销售在文斗境内的各单位和超市。这样既减轻了往返市里销售的费用,又保证了蔬菜新鲜,顾客也满意。
当来到南坪乡双水村五组牟来永的一片菜地里,只见他将一篓篓蔬菜从地里挑出来装上车。
“今年风调雨顺,蔬菜长势好,每亩可生产6000斤左右。”牟来永指着菜地蔬菜说,今天镇上几个超市需要蔬菜,清早我就起来筹备,不得耽误别人销售。
牟来永从去年开始烟-菜轮作,尝到“甜头”后,今年流转土地种植烟叶30亩,烟叶收获后全部种上油菜薹、火锅菜等蔬菜,预计收入在几万元。
牟来永带着收获的喜悦
“今年烟草部门提供的种苗好,这个菜抗病力强,不生寄生虫,减少病虫防治,明年继续种这个品种。”牟来永说道,种菜要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证超市蔬菜品质。
窥斑见豹,以上仅是蔬菜种植的一隅。烟-菜轮作实现了一地多用、一年多收,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无论是从经济效益来讲,还是农田稳定来讲,其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赋予了产业发展的新内涵。
据利川市局生产科负责人介绍,今年利川不断探索“烟+N”产业发展模式,以“烟+菜”为主导带动其它产业,推进烟区综合体建设。今年无偿投入油菜薹种籽1.5吨、火锅菜苗2万株,可种植蔬菜2.2万亩,为烟农增加收入预计达3000万元左右。
走村串户意犹未尽。天色渐晚,夕阳西下,一缕阳光照射在烟区烤房墙上,那“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几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与无际的菜田遥相对应、互映成趣,勾画出一幅产业兴旺新图景。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