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东临沂市沂水县西部的崔家峪镇,是传统的农业镇,形成了烟叶、林果、瓜菜、油料、粮食、中草药等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近年来,崔家峪镇常年种植烟叶4000亩左右,占沂水县烟叶种植面积的10%左右。烟叶种植为当地群众致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崔家峪镇绿色防控综合治理示范区。李海霞 摄
立足资源优势,找准产业振兴新坐标
“生态决定特色,好烟种在好地上。”崔家峪镇西荆山头村烟农刘大卫指着烟田里整齐划一的烟叶说。以往因地块较为分散,土地流转困难,像刘大卫家这种成方连片的烟田在以前较难实现,不宜开展规模化种植,导致烟农收入不稳定、种烟积极性不高。
为解决烟田轮作换茬、烟农无地种烟等问题,沂水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共同推进土地流转、布局优化等工作。
沂水县局(分公司)充分发挥崔家峪镇的地域生态和产业优势,加强烟田布局规划,选择基础条件好、配套设施完备、生态条件优良的区域种植烟叶。通过科学发展烟叶种植,如今的西荆山头村已变为崔家峪镇有名的“幸福村”。
2022年以来,崔家峪镇步入植烟面积稳定、烟叶品质优良、生产效益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该镇的植烟面积稳定在4000亩左右,去年亩均收入4500元以上。烟叶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拳头”产业。
分级专业队队员正在为烟农开展烟叶分级服务。李海霞 摄
创新工作措施,集聚乡村振兴新动能
“我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除了种烟叶外,还种了香稻、蜜薯等特色作物,今年的收入肯定比去年高。”说起对今年收入的预期,崔家峪镇吕公峪村烟农袁中海信心十足。
近年来,崔家峪镇将烟叶产业融入重农抓粮大格局,积极推进烟叶与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合理布局烟叶产业规划,高标准打造烟区产业综合体,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和促农增收成效明显。
自2022年起,崔家峪开始建设双崮烟区产业综合体,发展烟粮、烟油、烟经等多元产业,通过构建烟粮“双合同、双订单、双品牌、双标准、双托管、双循环”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稳固烟粮种植面积,打造“崮乡韵”农产品特色品牌,实现了乡村产业的多元融合发展。
为不断提高对烟叶生产全覆盖、全过程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崔家峪烟站党支部与有发展潜力的重点植烟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大力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托管服务、培育新型种植主体等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目前,崔家峪镇共发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8个、烟叶农场5个,吸引“80后”返乡种烟人员12名,烟叶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今年,多亏烟技员及时指导我采用先进绿色防控技术,烟叶病虫害发生率降低了不少。”8月20日,在崔家峪镇桃花万村的烟田里,正在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的烟农张保军说。
为实现农业生产绿色化,崔家峪镇在多元融合产业带建设了一批烟粮、烟果、烟菜“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推广示范区,在关键节点统一组织飞防作业、释放生物天敌,安放杀虫灯、诱捕器,构建起一道绿色屏障,覆盖面积达2万余亩,生态效益显著。
激发主体活力,打造强镇富民新样板
沂水县局(分公司)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发挥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烟叶生产组织模式、优化服务上持续发力,帮助烟农解决实际问题、共享发展成果,充分调动了崔家峪镇各类种植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加快建设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烟草部门紧紧围绕崔家峪镇适宜植烟区、新村新户生茬地块、烟叶生产生态村和水资源丰富区域,高标准、高起点进行农业总体规划,按照“田成方、路成网、电配套、水相通”的建设标准,着力打造了一批“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烟田,极大改善了烟区的生产条件。
2021年以来,崔家峪镇共争取到县委、县政府和烟草行业总投资1263万元,新建蓄水池15座、新打深井25眼、新修道路6451米、新建烤房120座。
近年来,沂水县局(分公司)把完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重点实施“田、水、路、机、房”综合配套,实现了农机作业高效、烟叶烘烤环保、生产方式先进。
为推进生产服务方式转型升级,崔家峪烟站积极引入第三方农业服务组织,将烟叶生产的重点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目前,通过引入专业农服公司、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崔家峪镇有64%以上的烟农在机耕起垄、移栽、植保等烟叶生产环节享受订单式托管服务。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