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轰隆隆……” 初冬清晨,空气中透着丝丝寒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芷村镇石马脚的830亩的烟后豌豆种植地里,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43岁的段维熟练驾驶着立式犁地旋耕一体机开进地里,与同来的几个农机专业队队友一起忙着为烟后豌豆种植深耕翻犁。
田间立式犁地旋耕一体机作业场景 荷莲花 摄
“这台立式旋耕一体机是前年卖完烤烟购置的,车上配有清晰的智能倒车影像,加速快马力大又均匀旋耕轻松。”段维坐在宽视野低噪防尘的驾驶室边转动方向盘,边向队友黄文学演示在倒车影像提示下安全快速度倒转方向的优势。
家住蒙自市鸣鹫镇猛拉村委会菲克村的段维是一名受大家欢迎的农机手,也是一名职业烟农。从小就对机械有着浓厚的兴趣,家里父亲年轻时是乡上的农机驾驶员,开过大小拖拉机……,从小跟着父辈耳濡目染,是骑 “铁牛”长大的山孩子。
农机专业服务队队员田间开展烤烟移栽覆膜作业 赵云安 摄
“小时候拖拉机可少了,每到田地翻犁季就喜欢和小伙伴到地边观看,心情很激动,也暗暗许下长大了要驾驶‘铁牛’奔驰田野。”回想起儿时看着父辈们驾驶农机,自己心中就默默许下的志愿,段维感慨颇多。
“以前田地耕种以牛耕马犁为主,农机作业很少,在种植玉米、红薯、烤烟等经济农作的耕、种、管、收的过程主要靠人力,很特累人,因劳力跟不上种植零散不成规模……”段维说从他有记忆起,父辈们每天起早贪黑,卷起裤腿下地辛勤劳作,一家人收益不算多。
近年来,受外出打工潮影响,这个山区村子里大部分青壮年都进城务工,像段维这样继承祖祖辈辈的衣钵成为“种田人”,留村发展玉米、烤烟、药材三七等种植农业生产“接力棒”的很少。
如何从土里刨出富裕?是段维这个“当家人”思考虑最多的问题。
早些年,段维敏锐地察觉到农村劳力流失严重,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在烟草部门帮助和家人支持下决定放手一搏,购置了一台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不仅满足了自己家40亩烤烟种植需求,也“服务”了周边乡里乡亲100多亩田地,当年仅耕地收入就1万多元,这是他们第一次尝到农机作业带来甜头。
“以前累死累活都忙不过来的地,通过参加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种植后,种收全是全程机械化作业,有效解决了劳力不足的问题,现在种植轻松了,种出的农产品质也好。”随着现代烟草农业机械化发展,作为一名“新农人”段维对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很感兴趣,也愿意投入尝试。“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在先进的农机技术,政府和烟草部门好政策助力,让我们‘泥腿子’真的从土里解放出来奔向富裕路。”
2016年,在蒙自市烟草专卖局的帮助下,鸣鹫镇烟区成立了西鸣普惠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 充分盘活整合土地资源,开展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
段维在得知这个好消息主动带机入社,加入了农机专业服务队,这几年他由于操作技能熟练和效率高,每到农忙季节,只要忙完自家的烟田,就立即投入合作社订单作业中,仅此一项为家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以前种植很多环节全靠人工,现在整地、起垄、打穴、培土、打药……这些都能有专业队用机器来干,种植再也没有过去那么累了!”同村农户张杰英言语轻松的说道。
今年,在交售完65亩烤烟后,段维准备再购置立式犁地旋耕一体机和收割机等新农机拓充自家农机具装备规模,“路子找对了,也能从地里淘金。”提及将来,他信心满满的说道。
“段维是农机致富的一个缩影。一直来我们靠着优异的农机服务和技术,通过流转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和全程机械化作业有效解决了劳力问题,在种、收等环节为乡亲们提供一条龙服务,很受村民欢迎。”合作社负责人张绍辉说道。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