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田间地头弥漫着丰收的气息。
在仁和镇苏家村,来自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哈寨村的杨顺景和他的采收专业队收拾起行囊,拿到工钱,满脸喜悦准备回家。
“今年我们烟叶采收队在苏家社区总共承包了520亩,这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我们每个队员都能有9000元左右的纯收入,比起去年又增加了。”杨顺景高兴地说道。
在施甸县,每到烤烟耕、种、管、采、烤、分、收环节,都能看到产业工人队伍活跃在生产一线的身影,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可靠的收入,也为当地百姓提供稳定就业机会。
“像我们这种采收队伍,光我所在的哈寨村就有5支,总共有100多个人,已经连续干了5年了。除了施甸县,还有去隆阳区采收的,大家都觉得离家近,收入也算可以,也就不用跑到外地打工了。”杨顺景说。
万兴烤房群装烟工人在装烟。赵新梅摄
据施甸县一合作社社员李富介绍,今年全县负责烟叶生产的产业工人队伍超过一千支,主要来自周边农户,大大缓解了村民请工难、成本高的问题。
在仁和镇苏家社区的烟叶烤房群,烘烤时节,这里坐满了来帮当地村民初步分级的工人,如今已经空空荡荡。
烤房群业主李应伟介绍:“烘烤期间,这座烤房群要烤1500亩左右,每天有30多个工人在这里忙碌,这些人都是由附近县区的分级能手们自发组织的专业分级队,平均每个人每天能拿到150元左右,收入非常可观。每年的4月到10月,他们辗转德宏、临沧、保山等地,为各地的农户服务,半年可以挣得3万多元。”
烟叶收购中,在烤烟专业合作社里烤烟技术指导员、初分指导员、分级员、辅助收购人员、打包员等近1500个岗位孕育而生,合作社通过把当地农村有经验的人员招聘到相应的岗位,并通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成为专业烟叶收购人员。这些收购人员平时在家务农,烟叶收购时来合作社打工,40多天收购时间可以拿到5000多元的工资,为家里多赚了一份收入。
稳就业,需要稳定的产业。烤烟生产作为施甸县的支柱产业,不断向职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施甸县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引导合作社为当地农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带动近1.2万名左右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为施甸县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劲动能。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