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松是2022年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一名“95后”大学生,他结合当地实际,扬长避短,勇于开拓创新,大胆发展烤烟种植业,用自己的双手拼出了自己的天地,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致富经,成为当地“新农人”的代表。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下,让近年来本就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同时也让我们许多大学生的就业变得难上加难。”当问到为什么选择回乡创业时,正在烟田里查看烟苗长势的李怡松乐呵呵地说:“2022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一开始也想要在外面闯一闯,后来在经过多方对比后,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农村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大,自己还年轻又带着一身的知识、技术,回乡创业也不会比在外面差。”
目标定下了,说干就干,就这样“95后”的李怡松背上行囊回到生他养他的老家——云南大理云龙县,当起了农民,在火热的乡村振兴事业中开始了他的创业梦。但当他回到家后,眼前除了山还是山、地还是地,如何这山这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下子给他泼了一盆冷水。经过深思熟虑、多方对比、实地考察后,他选择了种植烤烟,于是就直接承包了村里的200亩地,白天请工整理土地,晚上就和有着10多年烤烟种植经验的大伯了解、学习烤烟种植知识,从此李怡松便在云龙大山深处拉开了创业生涯的序幕。
“新手”李一松和老烟农学习查看烟株长势
农田里的“新血液”。李怡松承包的土地都集中在离河不远的地方,其中120亩可以用来打造百亩连片烟田,为了保证水源,需要重新租赁场地自建6座标准化烤房和仓库,还要采购烟夹和一系列农器具,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李怡松想出了新办法,采取“以短养长”的发展模式,把剩余的80亩土地种上了羊肚菌,并在烤烟种植结束后也把120亩种植烤烟的土地种上了萝卜,利用烤烟标准化烤房闲置时间来烘烤加工萝卜丝,这样就可以实现同样土地面积上“种两杈、收两笔”的目标。截至目前,李怡松已与3家企业签订了销售萝卜丝的订单。
烟田里的“新技术”。善于运用新技术、敢于尝试新技术、新知识是李怡松的一大优点,在烟田准备做植保时一发现刚种下的部分膜下小苗的叶子被烫伤了,李怡松立马拿出手机打开“香叶智农”APP,把刚刚拍到的烟苗烫伤情况照片发上APP去咨询烟技员,不到10分钟,李怡松的手机响了起来,接到了烟辅员打来电话,告诉他烟苗叶子被烫伤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随即李怡松就开始一天的工作,边操作自学考出了驾照的无人机边介绍:“今天要喷的药水主要是为了给烟苗驱虫,这一箱能装60斤药水,可以喷洒30亩烟亩。”随着一阵机翼的轰鸣声,植保无人机带着60斤药水,按照设定路线往返喷洒,不到半小时,植保无人机便完成任务顺利返回,李怡松则把刚刚配好的药水装上植保无人机进行下一次喷洒,一上午,120亩烟田就已全部喷洒了一遍。
李怡松直播带货(图片来源:云龙关注)
青年人的“新思路”。对于现在的李怡松来说主攻方向除了把他烤烟精细化的种好外还要拓宽销售渠道、打开广阔市场、带动更多群众和自己一起致富奔康。因此,在“电商+直播+农特产品”的新兴业态发展下,李怡松抄起“新农具”、干起“新农活”,借助电商平台销售羊肚菌和其它农特产品。“烤烟前期投入有点大,我得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来撑过这一年。” 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小李开始在淘宝和抖音等多个电商平台开始直播带货。
农机翻耕平整田地、无人机喷洒药水、手机APP智慧种烟……为了改变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方式,李怡松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引进数字农业和全程机械化大力发展系列产业,在云龙大地上书写他那新时代“新农人”美丽乐章,他不仅成为当地群众心目中有思想的“新农人”,也成了当地返乡创业人士的模样和榜样。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