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是海峰吗?俺是建科呀。烟叶刚栽完,想听听您对大田管理方面有何高见。”
“建科你好!村里不是又调去了烟技员吗?他也是技术方面的老把式,有啥疑问,可以多请教他。既然你问起了,我可以再提醒你两点:一是井窖移栽。这项技术能让烟根发育最大化,能提升抗病、抗旱能力,降低前期烟苗感染病毒病风险。切记:烟苗出窖口,及时封土。二是大田管理要科学、精准。今年天气变化大,移栽结束后要及时查苗补缺,喷洒一遍防治病毒病的农药。切记:发生过黑胫病的要及时灌根一次。你记住了吗?”
“记下了!您的话就是效益就是钱。俺一定照做,决不含糊!”
对话双方,一个是河南卢氏县东明镇太平村7组烟农杨建科,一个是2022年11月份刚从城关烟叶工作站调到文峪烟叶收购点担任副站长的张海峰。
已经调走半年多,新任包村技术员同步到任,而且指导力度和服务频次丝毫不弱,为何烟农遇到难题还要舍近求远询问“张指导”呢?原来这里边有故事。
2021年1月,张海峰调任城关烟叶工作站副站长后,站里将太平村这个辖区内第一大种烟村的包村任务调整给了他。太平村是卢氏县较早的种烟村之一,全村辖12个居民组,2021年有种烟户108户,种烟面积2500多亩;2022年有种烟户105户,种烟面积2600多亩。村部距离烟站20多公里,村民居住分散,烟田处于高山丘陵地段,通村公路蜿蜒上山,虽说大部分为水泥路,但崎岖难行,跑遍整个烟田指导一圈下来,最快也需要两天左右时间。而该村又是多年选树表彰的烟叶生产先进村,技术指导一点也马虎不得。
入村后,张海峰约上村烟叶专干,逐组逐户逐块烟田到访一遍后发现,该村烟农种烟热情高,技术本领强,种烟效益好。但他同时也发现,烟农大多为留守的老种植户,常年累月埋头种烟,接受烟叶种植新技术能力略显不足,需要现场指导点化。而他入村时,恰逢烟田冬深耕关键期,需要为烟农指导要领。为了方便白天指导,晚上分组召开培训会,他回站购置了方便面、馒头、咸菜等生活用品,再次返回村里,准备在村里住上一段时间。上山那段时间,他利用驻村工作队留下的被褥和锅灶,吃住在村部,每天简单煮碗方便面、就个馒头就是一餐,但指导生产却一刻也未停留。并因与每天与烟农朝夕相处,给干群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烟农们都亲切地称他“张指导”,有时没事都习惯性给他打个电话、发个微信。
有了冬季争得起垄驻村经历,接下来的初夏移栽、七八月份的采收烘烤,张海峰仍旧自带干粮,吃住在村,白天到田间地头巡回指导,晚上分头深入居民组召开培训会,将烟农在各个生产环节遇到的技术问题逐一消解,并适时将最新种烟技术向烟农传播。7组烟农杨建科、8组烟农杨石红等烟农,受他指导后近两年种烟收入持续增长,逢人都念叨他的好。村烟叶专干杨建涛、村支书兼村主任杨石太,有感于他以村为家、悉心指导,感动地直竖大拇指。
因工作需要,2022年11月份,张海峰尽管已调任文峪烟叶收购点副站长,但太平村烟农习惯使然,仍旧不忘这个“张指导”。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那个对话场景。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