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母亲80多岁,不能外出打工,只得守着家里的3亩地,前几年水、路不便,种植条件很差,收成不好。近年来,镇里把路修通了,水也接到了,我转租了31亩地,估计每亩地的毛收入在4000块左右,可以卖12万多块,这基地成我脱贫后的‘摇钱树’了。”正在忙着在采收万寿菊的云南省弥勒市东山镇舍木村大补坎村小组的脱贫户杨保文说。
图为种植户在产业综合体内采收万寿菊(赵树龙 摄)
东山镇是弥勒市高寒山区乡镇,是全市三个脱贫乡镇之一。近年来,东山镇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目标,发挥党建融合作用,在烟区按照“跳出烤烟抓产业、延伸链条助发展”的思路,创新组织运行模式,强化党建引领,建设起了产业配套、多业融合的产业综合体,使1000余亩产业综合体发挥出“聚合”效应,产生了立体综合效益,助农增收450多万元。
东山镇在产业综合体的探索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红色引擎”作用,由舍木村党总支牵头,各党支部党员干部带头,把农户分散的土地返租回来,由集体统一进行“三通一平”整理,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再重新租给农户种植,在烟区除原有支柱产业外,还发展起了铁头白、雪莲果等产业,致力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多元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种植户在产业综合体内采摘烟叶(赵树龙 摄)
“以前农户各自种植玉米、小麦、荞等作物,种植作物散乱,经济效益低。我们要发展产业综合体,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不肯流转土地,坚持要自己种。去年,由党总支牵头在产业综合体内建设机耕路2条、3.5公里,拉通水池管网4公里。大补坎村小组的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一家一家去讲政策,为农户算经济账,终于成功流转土地发展产业综合体。”舍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谬说。
图为种植户在产业综合体内采摘人生果(赵树龙 摄)
在2021年年底,舍木村党总支牵头从大补坎村小组的农户手中流转土地1134亩,通过建立“党组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为主体的土地流转平台,采用租赁方式,将土地使用权统一流转到村集体。村集体按照“以烟为主、多业融合、轮作休耕、用养结合”的原则,发展产业综合体,2022年烟区产业综合体内种植了雪莲果260亩、铁头白200亩、万寿菊120亩,预计将实现亩均产值4000元以上。
“东山镇党委以产业综合体为重点,规划、引导土地流转、合理优化种植结构,种植向成片区、优质产区发展,下一步,我镇还将计划依靠现有经验做法稳步推进土地流转进行高标准项目建设5000余亩,2022年底计划在舍木、龙细村委会继续流转2000余亩土地发展产业综合体。在稳住支柱产业的情况下,在东山烟区产业综合体大力推进‘+人参果、雪莲果、万寿菊、铁头白’等‘双合同、双订单’的产业循环融合发展模式,让百姓多渠道增收。”东山镇人大主席高永先说。
图为种植户在产业综合体内耕作(赵树龙 摄)
东山镇通过大补坎产业综合体的示范带动,鼓励农户积极参与产业融合发展,还牵引拉动了全镇种植万寿菊11192亩、铁头白5000亩、雪莲果2800亩。“我带头在基地轮作15亩的万寿菊,在今年东山镇举行的‘斗菊’大赛中获得第二名,大家都称我为东山烟区产业综合体内的种植‘土专家’,作为一名党员我就应该做好表率。”大补坎村小组的党员魏升先说。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