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傍晚时分,贵州省紫云县利民街边的一个小店里,闲聊的阿姨、下棋的老人、练字的小孩……热闹极了。
这是郭思礼经营的一家小店,每一个晨光微曦的早晨,他都会用一杯杯热茶,拉开街坊邻居们一日的生活序曲。
谈起自己的人生历程,郭思礼侃侃而谈,一席茶话也随茶香弥漫开来。
“紫青竹”茶叶品牌文化理念。
茶香漫溢数余载,匠心独到育经营
1994年,郭思礼就读于安顺农业学校茶业专业。毕业后,他开启了自己的茶匠之旅,从茶叶采摘、烘焙、销售,这一做便是三十年,他的人生也变得像茶叶一样香远益清。
郭思礼的“匠心”在茶叶管理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还未长叶时每天要查看土壤状况;冒出叶芽后要保证在最佳时间采摘;烘烤加工时更要亲自掌握温湿度。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的茶叶小有名气,自创的“紫青竹”茶叶品牌也因此诞生。
现在,郭思礼的茶叶体系已小有规模,在安顺有着固定的供茶产业链和烘烤加工厂,让附近20余名村民成功在家门口就业。
借助茶叶的销售基础,2020年,郭思礼申请了烟草零售许可证,调整方向,向茶叶、酒水和卷烟零售为主的多元化经营转型。
随着商品越进越多,库存、品类管理让郭思礼有些力不从心。紫云县烟草专卖局的客服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到店指导他应用现代终端系统管理店内商品。
除此之外,还帮助他制定了符合实际的经营方案,从货品布局到营销策略,从店铺形象到备货需求……因为专注与匠心,郭思礼逐渐熟悉货品进销存的管理,也掌握了不少经营技巧,把小店管理得井井有条。
郭思礼现场教授周边的孩子练习书法。
笔墨丹青展才情,书法文韵续传承
有时走进店里,会看到郭思礼麻利地铺开宣纸,熟练地折纸、下笔……店铺一隅,整齐码放着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
原来,郭思礼研习书法已有三十余载,他会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或置于窗前,或挂于墙面,用自己的方法让书法文化历久弥新。
店内的书法氛围吸引了一些书法爱好者前来交流,他们常常会在店内停留较长时间,一边欣赏书法作品,一边选购商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销售,形成了良性循环。
除了随处可见的书法作品,店内古色古香的木艺桌凳,墙面上挂着的民俗面具,茶叶压制的风景名画,都彰显着郭思礼内心的“文艺范”。
“这些面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屯堡地戏,通过介绍与科普,哪怕感兴趣的只是多了一个人,那我也是完成了一次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郭思礼说到。
周边邻居的小孩放学后会到店里停留,郭思礼会给他们讲述名家经帖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兴趣的还会张罗纸笔现场教授,不少孩子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文化传承在这里完成了接力。
小区居民在郭思礼店前的休息椅下象棋。
责任担当映初心,真情服务筑信赖
“老郭是个实在人,门口摆的这些桌椅、茶水都是免费提供的,我们都喜欢来他这里。”小区的王大爷兴高采烈地说。
作为一名有着三十余年党龄的党员,郭思礼时刻铭记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把便民服务考虑到店面设计里,设置了免费的桌椅和茶水、象棋等,往来顾客、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可以免费饮水、纳凉休息……
根据他的规划,下一步将扩大便民服务区,增加手机充电、快递收寄、金融存取等服务内容,把自己的小店真正打造成为周边居民服务的“驿站”,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还需要不断自我提升,尽己所能地去帮助别人”,郭思礼还打算积极投身公益事业,通过亮身份、践承诺、树形象,传递共产党员的先锋力量,不断为党旗增辉、为事业添彩。
夜幕降临,小店的喧哗声逐渐褪去。整理完店铺,郭思礼缓缓泡上一壶清香的茶叶,徐徐摊开一叶宣纸,轻轻举起毛笔在墨池轻点一二后,趁着静谧的夜色又开始了他的诗意栖居……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