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走在湖北省黄冈市乡镇街道的小路上,一家家顶着绿色牌匾、“知音同行”logo的现代化小店映入眼帘,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农网终端建设作为行业向乡村延伸服务触角的关键一环,而乡村人口的空心化、老龄化、消费需求弱,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因素。为加速破局,黄冈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大局,坚持“党建组织引领、多元融合参与、城乡一体发展”的建设思路,以小投入释放大能量,用微治理撬动大民生,聚力打造具有乡土味、文化味、人情味的“三味”现代农网终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红安县七里坪镇红色农网终端。陶志敏摄
因地制宜 留住“乡土味”
坐落在湖北省麻城市严家畈村的桥头副食,麻城市局结合农村区域特色,在店外墙绘上,将乡村美景、风土风貌同终端建设融为一体,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现代农网终端,店内,麻城市局积极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以“80后童年杂货店”为样板,纷纷将带有童年味道小零食插画上墙、上柜,打造极具怀旧风格的现代农网终端,当前,该店铺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现在我小店的人气剧增,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来我店内逛逛,盈利较之前提升了不少!”尝到改造后甜头的客户笑着说道。
红色传承 留住“文化味”
在黄冈市的另一边,红安县局持续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坚持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开展现代农网终端打造,尊重街道历史和居民需求,从精致上下功夫,在红色上做文章,既保留街道红色文化,又弘扬文明新风。
红安县局积极组织单位人员,并号召社会各界力量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带动群众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实现共建共享。20余名居民群众走进七里坪镇小巷,清扫街道卫生,知音服务队整治乱贴小广告不文明行为,清理“牛皮癣”,街巷居民自发制作红灯笼、彩色风车装扮小巷。走在有近百年历史的七里坪镇街道上,这些充满“老味道”的红色文化元素,彷佛令人置身革命岁月,勾起了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小店与古色古香的红色街道相融合,让人一步一流连,小巷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味”。
排解民忧 留住“人情味”
“芳姐,你这个‘红色驿站’设计得真好,为我们提供了歇脚的好地方!”一名常在梅阿芳店内消费的顾客笑着说道。
浠水“知音便民”店老板梅阿芳是一名共产党员,懂经营、热心肠、人勤快,这是身边人对她的第一印象,平时,她会帮邻居老人买买菜、缝纫衣服......客户经理在日常拜访中了解到她的善举后,决定挖掘她的故事,帮助她改造店铺形象、打造红色驿站,为更多的需要人提供温暖和服务,改造完成后的“芳姐牛仔”小店,前来消费、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
“现在我的小店不仅盈利水平升上去了,更重要的是,我能为顾客和身边的邻居们提供一个干净、宽敞交流谈心的场所,这真是一举两得啊!”梅阿芳一脸笑容地说道。
位于英山县雷家店镇过路滩村道路交汇口的松利超市,经营之初,生意不温不火,老板郑利每天都为店铺生计发愁,辖区客户经理段宏峰找到她,多次与县局沟通协调,提出一系列店铺改造方案,帮助郑利争取机会进行打造。
过路滩村作为英山县局的对口扶贫村,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县局主动谋划,将小店打造成独具英山特色的现代农网终端。现如今,郑利的小店成为了村民们的“心灵驿站”,是周边居民闲暇时的聚集地,困难时的求助地,也是诚信互助小组会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的所在地。
“平时有什么困难我上她这来坐一坐,郑姐给我开导一下,大家一起说着笑一笑,什么烦恼都烟消云散了。”一名常在郑利店内消费的顾客一脸笑容地说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复兴乡土文化,找回归属感才能化解空心化发展困境,转变基层治理模式,才能让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下一步,黄冈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将继续在“终端建设+乡村振兴”上“加马力”,结合各地特色,移风易俗倡导乡风文明,重视生态文明,努力开创共建共享、宜居宜乐的现代农网终端建设新格局。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