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一阵轻快的踏板声响起,罗英和姐妹们开始了属于她们自己的“哈尼时装周”。
“她们负责裁剪衣料,我负责印花缝制。像这件小伙子穿的上衣,完工基本要一个星期左右。”指着店里挂着的民族服饰,罗英眼里满是藏不住的热爱。
今年44岁的罗英是哈尼族,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河镇八一村。成年后,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没几年工夫,她熟练掌握了哈尼服族饰制作的技艺。
罗英(左)与同伴制作民族服饰。马绍杰摄
“当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开一间小裁缝店,自己设计自己做,像阿妈一样当个哈尼绣娘。”说起从前,罗英像个坚定而纯真的小女孩,“现在回想起来,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
早年,罗英和丈夫李富高在外打工,一开始收入还算稳定,但在丈夫患上慢性肾病和皮肤病后,她只好陪着李富高回乡养病。因为患病,李富高干不了重活,罗英只得默默肩负起这个家。
为了维持生活,2010年,罗英和李富高借钱将家里的一间临近房子改造为铺面,开起了杂货店,顺带缝制哈尼族服饰售卖,“刚开始时规模小,但也算是圆了自己年轻时的那个梦。”罗英笑着说道。
小店位于八一村深处,鲜有顾客光顾,而罗英自己不懂经营,小店开张伊始,生意迟迟打不开局面,做好的服饰也因为没有门路,在店里积压起了灰,这可愁坏了罗英。
罗英操作激光印刻机。马绍杰摄
在了解到情况后,金平县烟草专卖局片区客户经理积极上门指导,指导罗英熟悉营销策略,拓宽服饰销路。两个月不到的时间,罗英的小店就多了不少顾客,生意有了起色。
“她做的衣服好看,质量也不错。我在县城的服装店都挂着她做的衣服,现在一有订单就来找她做。”一个常来罗英店里批发服装的客商对罗英做的衣服爱不释手。
看着生意好转起来,罗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2018年,她拿出数年的积蓄,到外地买回了一台激光印刻机,“前些年在外面打工时我见过这个机器,能自己设计图案,而且刻印布料也方便。”
如今,现在罗英小店成为了八一村的“哈尼小站”,农闲时,村里爱好手工缝制的妇女们大多会拿着布料和针线聚于此,一起设计,一同缝制,人来人往带动小店生意越来越红火。“现在我老公守着店,我就专心干我的绣娘工作嘞!”罗英高兴地说道。
前阵子,罗英的儿子从技校毕业后,在当地的一家电信公司找到了工作,两口子的压力减轻不少。
“我现在就想专心做哈尼族服饰,带好徒弟,把这份手艺传承下去。”罗英说。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