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碰师,有庆东的快递,你认识他不?”
“认识,放这里,他下班时会来拿!”
“好的!”
阿碰师,原名郑聪民,是国企退休职工。阿碰是他儿时的小名,师则是闽南地区对人的尊称。退休后,阿碰师于2006年初与妻子共同经营起“阿碰师”烟杂店,是县城里典型的夫妻店。原来并不是这个店名,是第二次许可证到期时,因为工商执照重名无法注册,在友人的提示下临时取的。有点土、几分俗,却也很“吸睛”。
开店初期,很多人不理解,阿碰师与其妻都是国企退休职工,有退休金,儿女也有安稳的工作,均已成家,照常理而言,并不会缺钱用,为什么不去找点乐子,过安逸的休闲生活,而选择开店。其实,阿碰师对“乐子”有自己的理解。
亲友聚处 邻里驿站
谈及开店,阿碰师说,年轻时家庭条件比较艰苦,除了工作就是只能靠卖点体力帮长辈挣点生活补贴,没钱也没闲去培养啥兴趣和爱好。上年纪后,只好一口烟,所以就开起了烟杂店。一方面是念旧,因为是原驻民的拆迁地,亲戚朋友都住在附近,有空时都会聚在一起拉家常、谈家事,感情才不会断;另一方面是便利,小店就像是邻里的驿站,方便了别人,自己也挺有成就感。
数平方店铺、几张椅子,或是亲戚,或是同学,或是邻里,时常满席,人们在此谈笑风生间,道尽盛世安康,尽享安逸的老年生活;帮邻里寄存快递,为楼上居民暂存重物,免费送个口罩,甚至帮助接送小孩,都是阿碰师烟杂店日复一日的常态,阿碰师总是乐此不疲。
虽小但全 按需配制
阿碰师烟杂店不像新型的便利店一样亮堂,经营的品种都是快消品。它的经营面积很小,不足十平方米,却经营着饮料、毛线、儿童鞋帽等。很多人都不解,这么小的店是怎样放得下这么多物品的?其实,阿碰师年轻时是干统计的,对数据较为敏感,还获得过工贸系统的“省级劳模”。见识过其店铺场景的人,无不为其震撼,小小的空间里几乎堆得满满当当,就好像店里的每样东西都是量身定制的一般。阿碰师烟杂店里经营的品种也是根据邻里的需求来配制的,这也是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后来,阿碰师发现周边的服装店居多,邻里修改衣服的需求也多,在阿碰师的鼓动下,其妻也加入便民的行列,张罗起缝纫机,增设了修补裤脚的业务,以义务服务为主,偶乐收取成本费用。夫妻两人还自发承担起楼道的保洁和维护工作,换个灯炮、定期清扫已然成为习惯。近期,为配合文明创城工作,阿碰师更是自掏腰包近三千元用于楼梯地板的铺设,楼道焕然一新,邻居们尽开颜,阿碰师更乐在其中。
诚信经营 坚守初心
阿碰师烟杂店地处中新花园的二环路,是惠安老县城区的中心,如今更是老少皆宜的娱乐场所。好地段、好商圈,阿碰师烟杂店更是宾朋满座,但问及经营的利润却出乎意料。阿碰师乐呵呵地说“没挣多少,正好够抽根烟”,随后递来一个小本子,里面精心记录着每笔买卖收支、每日利润。原来,店铺主要的利润来自于卷烟零售,不管生意再好,都只卖自家的烟。他还和我们分享了曾经的遭遇,帮亲戚卖一条闲置的烟,结果消费者反馈已有霉变的迹象,他立即退了钱,从此再不敢卖来路不明的烟。在他看来,诚信是招牌,更是底线。
谈及经营中最骄傲的事,阿碰师思量许久,问:“从不向未成年的学生卖烟,算吗?”我不禁竖起大拇指点了个称赞,因为中新花园一带的奶茶店、精品店、滑冰场,都是学生党聚会、闲逛的好去处,时常会有学生模样的人来买烟,阿碰师见状都会主动拒售,对认识的学生还会批评教育。旁人不解,明明可以多卖几包烟,多挣点钱,为啥不卖。阿碰师说:“学生是我们的未来,依法不准卖,也不能卖,何况我还是有三十余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不能忘了初心,更要劝阻青少年抽烟。”
如今,阿碰师已是耳顺之年,回望一生,下过岗、经过商,在职时,凭着热忱的诚心,尽职敬业;退休后,保持党员的初心,无私奉献。
阿碰师烟杂店的生意依然红火,党员客户阿碰师的“乐”生活还在续写,这样的故事无时不刻发生在我们身边。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