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加工信息化水平低,人工干预程度较大,控制过程不可预见……这些都曾是我们的困扰。”谈到复烤均质化加工工作瓶颈时,云南中烟楚雄卷烟厂工艺技术管理员叶春文这样说。而今,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创新实用,刷新生产智能控制新记录
立足于工艺质量提升需求和“现场管理典范工厂”创建工作,2019年,楚雄卷烟厂借助信息化手段着手建立了“初烟原料仓储管理系统”,力求让每一包烟包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在2019年烟叶分级和复烤加工工作中,通过群策群力,不断推进系统分流程试运行、测试和优化,初步实现了烟叶均质化加工各工序环节精准可视且可追溯的信息化控制,改变了靠人工进行重复混配不可预见的模式。
2021年正月初九,随着楚雄卷烟厂节后生产的顺利恢复,2020烤季生产任务也已过半。通过前期周密有序的试运行准备工作,“初烟原料仓储管理系统”自2020烤季开始全面运行,实际效果也在生产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在分级环节,已被在线近红外化学成分检测设备赋予了“身份信息”的烟包按烟碱量高、低状态被堆放到指定货位,由工艺、配方人员根据烟叶模块配方进行搭配、组合,再由“初烟原料仓储管理系统”根据模块配方自动计算待出库各烟碱类型的原烟数量并测算出模块组合后的烟碱目标值,以指导和监控复烤生产,实现了分类堆垛存储、混搭出库的生产运行模式。
“这样的方式,确实大大提高了烟叶复烤加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现在复烤生产同一模块等级不同批次间的波动得到了有效控制,模块加工后的烟碱变异系数也实现了可预估。”复烤车间负责人马文海谈到。
“有了这套系统,实现了烟叶均质化加工各环节的信息化传输、控制,填补了我们厂烟叶原料至复烤加工之间信息化控制的空白,可以说是刷新了复烤质均化生产智能控制的新记录啊!”烟叶生产质检科负责人杨劲寒说。
紧盯细节,确保原料流程加工无差错
那么烟包“身份证”是如何办理的?“实名制”认证又是如何实现的?在“初烟原料仓储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有两个环节是管理的关键。
首先,烟叶原料经过工业分级后,堆放于预先配置好RFID标签(电子标签)托盘上,记录烟叶的品种、产地、年限、原等级、分选后等级、分选班组等信息。在接下来的称重过程中,通过称量检测站连接的RFID读写器读取烟叶基本信息,由在线近红外化学成分检测设备检测化学成分,标注烟碱等级,打印烟包标签。此时,“身份证”即办理完成。
接着,由堆垛人员将烟包堆码至系统指定的堆垛库位对烟包标签进行扫码,即完成第一次“身份”确认。生产出库时,系统根据模块组合和烟叶配比的要求,以烟叶烟碱值进行测算后生成出库单,出库单包括等级、批次、出库烟包数量及垛位库位等信息,逐包扫描出库后按生产批次进行烟叶原料复烤生产前的烟碱预配。随后,复烤车间根据烟叶出库单、模块配方单进行批次预配后投料生产,投料开包前再次进行烟包“身份”的扫码确认。生产过程中,还将对成品片烟检测值、批次均质与投料时批次烟碱目标均值进行对比跟踪,及时掌握烟碱值控制的情况。
“现在各工序环节信息化水平提高了,实现了原料加工生产过程的可追踪、可溯源,整个生产流程更加清晰、明朗,最重要的是能够为均质化生产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使预防性均质化控制成为可能。”工艺质量科负责人王红梅谈到。
作为工厂在落实集团产品力提升工程中推动质量力持续提升的改善项目,“初烟原料仓储管理系统”对提高复烤烟叶均质化加工控制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但我们不会止步于此,如何把复烤烟叶均质化加工做得更加精细,将是我们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王红梅表示。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