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在零售人的写作中,我们每每写着写着,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写作的瓶颈期——写不出东西来了,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了。其实,遇到写作瓶颈期是理所应当的,也是必然的。凡是写作者都会遭遇这个时期,无论他是大作家,还是写作爱好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怎样才能突破写作瓶颈呢?我结合我多年的写作生涯,总结出以下三法:
一、“多阅读”突破写作“技巧瓶颈”。
古人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写作者只要广泛阅读古代文豪和现代大作家的名著名篇,开阔写作视野,汲取写作知识的营养,就像辛勤的小蜜蜂一样,只有采过千朵万朵的花儿,才能酿出一滴甘甜的蜜浆。每当我遇到写作瓶颈,实在写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关闭电脑,干脆什么也不写,进入“休耕期”。然后,找来一本书籍或杂志,利用零售的空隙认认真真地看。
由于时间精力有限,阅读书籍,我一般分粗读和精读。一般报纸、杂志上的文章,我只是认真地看过一遍,总结一下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文章结构、谋篇布局等,就算完事。而对那些大作家的经典之作,我就会采取精读模式。我看书会看得很仔细,不是那种泛泛地阅读,不只是为了领略文中的有趣故事或吸引人眼球的情节。我会一边阅读一边思索,看看人家主题是怎么表现的,结构是怎么安排的,语言是怎么运用的,对我写作有启发的段落或精美句子,我读后都把它们抄录在一个日记本上。
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我有时会看上十遍八遍,每一遍都感觉常看常新,都会总结出不同的心得与感受。通过广泛的阅读,我受益匪浅。它不仅弥补了我体验生活的不足,还使我间接地获得许多生活材料及对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它也使我博采众长,多方面地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总之,只有多阅读,才能让我们在写作中游刃有余。
二、“多观察”突破“素材瓶颈”。
在写作中,我们常常会抱怨,写不出来了,没什么可写的了。这就是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的“米”就是写作中需要的“素材”。写作素材从哪里来?当然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知、思考。不是有句话:“创作,源于生活”嘛。当然,不同的写作者搜集素材的方式也不同。像我们这些零售写作爱好者,因为我们要守店站柜台,离不开店里半步,这样我们就不能到通过“行万里路”的方式来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
那我们零售人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写作素材呢?我是这样做的:每当我遇到写作素材瓶颈时,我就因地制宜采取和顾客拉家常或到网络和网友聊天的方式搜集写作素材。每天,我的店里都会进进出出很多的顾客,有人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有些顾客很闲,特别是那些退休在家的老年顾客,他们买了东西后并不急着转身离开,而是喜欢和我或其他顾客相互间聊上几句拉拉家常,说一些别人的或自己家里的烦恼事、趣事、新鲜事、街头见闻等。这样,我虽然足不出户,但一样可以“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积累很多丰富有用的写作素材。有时,我也会不说话,而是留心仔细观察来到店里顾客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把他(她)们的相貌和特征储存进大脑这个“仓库”。
这样,等到我们动笔写文章的时候,早先装进“仓库”里的人物特征材料,就会跳跃在我们的思考之海,信手拈来。
三、“多比照”突破文章“发表瓶颈”。
我们零售人,大多数人学历不高,更没受过什么高等文化教育,写作也只是我们零售之余的一份爱好。这就制约了我们写作的发展,使我们的写作发表之路走得坎坷崎岖。在自身硬件欠缺的条件下,如何才能让我们零售人的写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呢?
通过交谈,我发现有一些零售写作爱好者,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写作理念,喜欢埋头辛勤地“耕耘”,而不去过多关注“收获”。是的。多练笔、多写作,肯定会让你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只能让你在写作上“事倍功半”。而我的做法却能令写作者在写作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是这样来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突破发表难瓶颈的:我每写一篇习作,习作底稿我都会好好收藏保存的。我把习作投给报刊,当发表出来后,我会把我的习作原文和经过报刊编辑编辑过后刊发出来的文字,进行逐词逐句的比照,从标题到结构,从段落到句式,乃至“的、地、得”的运用和标点符号的细微修改,我都不会放过。通过比照,我查找到了作文的不足,学到了哪里应该详写、哪里应该略写,以及一些“的、地、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等等。通过比照,很快就能找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学习的地方,避免在下一次的写作中犯相同的错误。就这样,经过坚持不懈的“比照”,我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提高的很快。这从我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和质量上,便可见一斑。我每年都有30多万字的文字发表,并且有几十篇文章被各大文摘杂志和报刊进行转载。
当然,每一个零售写作者,所遇到的写作瓶颈也不会是千篇一律的,会各有各的不同。但只要我们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我相信,我们会克服写作瓶颈,早日从瓶颈中走出来的。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