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绿树,山鸡遍地跑。
5月15日中午,“青山为证 不胜不归——聚焦云南中烟助力脱贫攻坚”大型采访团从施甸县城出发,绕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终于来到施甸县摆榔乡大中村新海家庭农场。
走进农场,一座座鸡舍深藏在山谷的密林中,鸡群在林中自由活动,觅食、追逐,成群结队的旱鸭在核桃林下打盹、嬉戏。此刻,新海家庭农场的主人,90后的布朗族返乡创业大学生张海彪正在例行“巡场子”,给鸡鸭添加食料。
2011年,张海彪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学习动物科学专业。跳出“农门”,留在城里,是许多农村孩子的理想,也是张海彪父母在他学生时代对他的叮嘱。大学期间,刻苦好学的张海彪深受老师喜爱,经常带他去实践基地观摩。在日积月累的观摩学习下,他发现家乡比这些基地的自然环境都要好,“我可以回家乡创业”的想法一旦萌生,张海彪便不再“安分”。
2013年,脱贫攻坚的春风吹进家乡后,想法更加坚定。2015年大学毕业后,带着女朋友一起回到家乡开始艰难创业。为了节约开支,自己和家人没日没夜一起搭鸡棚,困了就在临时搭建的简易鸡棚里睡一会,“鸡还没住,我们人先住,水电不通,我就自己修建了两个蓄水池,靠收集雨水熬过了最艰难的一年,路也是泥巴路,下了雨就根本没有办法通车……其中的艰辛,真的只有自己懂。”张海彪说。通过努力,2015年12月新海家庭农场有了雏形,但销售难题又摆在了他面前。为了把鸡卖出去,他尝试多种办法,坚持线上线下两步走,每日奔波在外,到隆阳区和昆明挨家餐厅做推介。
张海彪的创业故事和韧劲在家乡传开了。2016年,对口帮扶的云南中烟公司相关领导主动联系上他,帮助他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并通过他给合作社的124户建档立卡户发放5万多只免费的土鸡苗。面对这么一笔大订单,张海彪还没赶上高兴,就在育雏的过程中遇到了大难题,他心急如焚地几天几夜睡不着,既担心订单不能按时交付,又担心耽误了全乡脱贫攻坚的进度,着急的他给母校的老师打电话求助。
当杨老师满口答应并告知会第一时间带专家下来时,张海彪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鸡苗有了,可在发放时遇到了新的问题。“我们的鸡养了,卖不出去怎么办?”“一下子那么多鸡,我们不会养,得病死了,不是浪费粮食了吗?”“我家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哪里够鸡吃?” ……面对着村民们因信息闭塞、思想封闭、文化水平不高导致的“不敢养、不会养”等一个个接踵而来的问题,张海彪多次邀请了母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以及研究生到实地进行养殖技术规划及指导,组织林下养殖技术培训100多场次,现场讲解养殖技术,解除乡亲们的技术难题。
面对很多贫困群众想发展、能发展,但是缺乏资金的困难,张海彪创新模式,他建立农场与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低于市场价给农户发放鸡苗和鸭苗,提供固定饲料合作商并可先赊欠3个月,待土鸡和鸭子饲养出栏时,农场将按照16元和8.5元每斤回收达标成品土鸡及鸭子。
“2017年,在海彪无数次做工作下,我开始尝试养鸡。当时其实心里很发怵,没有技术没有钱,中烟提供免费的鸡苗后,海彪真的是手把手教我们养鸡,遇到问题我们打电话给他,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他总是第一时间赶来,帮我家解决。现在,光养鸡,我们家一年都可以赚到2万元左右。如果不是他,不是中烟,我们家现在肯定还过着苦日子。”村民张云福感言。
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创业以来,张海彪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内部管理制度,帮助更多养殖户稳产稳销,农场经营效益逐年增长。
如今,新海家庭农场总占地面积达216亩,资产规模达333万元,主要以林下养殖生态土鸡和鸭子为主业,土鸡年出栏3万羽,年产值达210万元;鸭子年出栏0.8万羽,年产值达64万元;农场总年产值达427.4万元。农场长期员工1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4人。农场采用“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市场”的运营模式。农场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并于2018年建设屠宰厂,到2019年已带动摆榔乡124户次农户进行林下规模养殖,实现农户每年增收2500至21000元。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