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的余味不足,3号的香气特征还需提升,5号透发性弱……”在烟草行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江苏中烟技术中心主任陈晶波口中从没有“差不多”三个字。她通过一次次的尝试,让产品无限接近完善。
什么样的工作标准,往往就能决定什么样的工作成效。每个环节都做到100分,结果才能是100分。从没有“差不多”,就是要像陈晶波做到的那样无论配方怎么变,都要选配出最优组合,最终确保卷烟产品风格质量始终如一。正是出于对产品品质的完美追求,在陈晶波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南京”品牌凭借不断提升的品质和口碑成长为骨干品牌。
但是,与之相反在我们的周围却常见一些“差不多”现象发生,诸如:工作“差不多”就行了,学习“差不多”就可以了,等等。“差不多”心理是一种思想的毒瘤。“差不多”,其实“差很多。如果每个人都把差不多、过得去作为完成工作的标准,害处不小。
古语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差不多”者的心态,看似无所谓,实则危害甚大。试想,如若每一位员工做事都是“差不多”了事,许许多多的差不多累加起来,就会差很多、差太多。而且,一旦有了“差不多”心态,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就没有刚性的约束力,会对自己放松要求。
我们要发扬共产党人“认真、较真、求真”的优良传统,厚植理想信念土壤,彻底根除“差不多”的病灶,认真对待每项工作。保持昂扬工作热情,决不忽视细枝末节,努力做到从没有“差不多”,为有所获、干有所成,在工作实践中提升能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