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在线视点 > 在线观点 > 正文

关于“控烟履约”和“吸烟室”之间不得不说的事

2016年10月08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初音
A+ A

  烟草在线专稿  9月23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推进国家控烟立法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天津、兰州、青岛等16个立法城市的代表共同呼吁制定《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应践行《公约》精神。会上发布的倡议书指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其《防止接触烟草烟雾准则》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只有室内场所100%无烟才能保障公众免受烟草烟雾的危害。在公众已经接受了全面无烟理念的场所内实施部分禁烟,允许设立吸烟室等。出台一部这样的法律,是否是我国控烟履约工作的倒退?是否丧失了一个负责任的《公约》缔约国的底线?倡议书认为,《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内容必须有底线: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无烟!为了数以亿计公众的健康,政策制定者应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对历史负责的答卷。(《澎湃新闻》)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每当“控烟履约”出现时,必然有个捆绑在一起词汇:“公众健康”。既然“公众健康”如此被重视,且再三被提上日程,说明什么?或许是之前的“控烟履约”并不到位。我们每个人,都有在室内公共场被迫吸食二手烟的经历,即使是在北京等城市控烟条例出台之后,也在所难免。既然“控烟履约”不顺利,我们公众的健康深受其害的话,那么反之,它顺利进行,“公众健康”是否就可以得到保障呢?

  不可否认,控烟不易。可是如果“控烟履约”总是与“公众健康”捆绑在一起,对吸烟行为进行“道德绑架”的话,总有些太过牵强。“控烟履约”很具体,就是围绕《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进行的控烟履约行为。而“公众健康”内涵丰富,如社会医疗体系与制度、社会卫生体制与应急系统、医院与医生、卫生医疗和保健资源的分配、劳动保护、卫生状况、环境保护、流行病、健康教育、交通以及一些个人行为,如吸烟……这都属于“公众健康”的范畴内。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控烟履约”的一大步,就是“公众健康”的一小步。它虽然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也为这个远大的目标贡献了微薄之力。

 

  中国一直在推进“控烟履约”工作,仅北京,在控烟方面也有相当显著的效果: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之后配套推出北京12320热线、“无烟北京”公众号服务,又于2016年9月19日推出北京控烟投诉实时地图服务。北京在控烟方面,利用法律法规、线上线下服务,打造了良好的控烟氛围,让百姓大众也越来越遵守北京城的控烟条例。

  百姓大众虽然遵守这些法律法规,但是也有苦衷。市民顾先生:“虽然北京去年就开始控烟了,但是,很多餐馆还设立着“吸烟区”。吃个饭,烟味儿扑鼻的,特别影响用餐心情。”市民郭先生:“控烟条例对于一般人来说,影响可能不大,可是对于我们经常出国的人来说,简直痛苦难耐,我们办完安检手续就没地儿抽烟了。出国是长途旅行,再赶上个航班延误,那感觉,甭提了。”

  两位市民的烦恼,其它是一码事儿,就是:“关于吸烟室的那些事儿”。

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吸烟室以及香烟自动售货机

  “只有室内场所100%无烟才能保障公众免受烟草烟雾的危害……倡议书必须有底线: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无烟!”上述倡议书的内容,对于今天来说,理应是正确的。毕竟,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基本都是较为密闭的环境,如餐厅、办公室、公交大巴等。同处一个室内空间,人多、通风差、无净化过滤系统,自然让人担忧会被迫吸食二手烟。笔者赞成以上场合全面无烟的举措,但是,室内场所就一定是100%无烟才能保障公众免受烟草烟雾的危害么?

  在有条件的场合设置“吸烟室”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一方面保障了多数非烟民的权益,另一方面也为烟民提供了人道主义服务。这些场合,除了公共交通工具空间过小,条例受限外,其它场合其实都可以放置不同面积、不同种类的“吸烟室”。“吸烟室”既不是指在餐厅随意划分的“吸烟区”,也不是办公场所为烟民们腾出的临时交流的办公区,这些都有违控烟条例。而是真正科学的“吸烟室”设施。这样,看似严苛的去遵守100%无烟的室内环境,就可以用此种折中的办法来缓和并解决。

  然而,“吸烟室”的社会舆论,褒贬不一。

  北京的餐馆少有专门设立的“吸烟室”,最常见的就是客人在餐桌上吞云吐雾,服务人员对此的视而不见。或是餐馆老板怀着侥幸心理,仍然用着挂了若干年的“吸烟区”招牌,将烟民与非烟民随意且毫无意义地区分开。

  而将“吸烟室”推到风口浪尖,帮它上头条的是2015年6月1日起,首都机场将原来的14个吸烟室全部关闭的消息。虽然首都机场增加了17处室外吸烟区,但是全部位于航站楼外,旅客在办理完安检手续以后就不能再吸烟。当首都机场将“吸烟室”划进“黑名单”之后,支持与反对两方,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舆论博弈”。支持关闭的一方振振有词:机场方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为中国的控烟履约做出了突出贡献。而持反对意见的反方,比如常年出国的郭先生,以下这段话也许狠狠戳中了他们的痛点:对于烟民来说,机场吸烟室是他们可以选择的避难所和不影响他人的绿洲,这时候的香烟是有效的精神安抚剂。如果吸烟室不复存在,那么在长途飞行之前的等待,以及航班延误之后的等待,对所有的烟民都是一种煎熬。好的机场是对所有旅客的人道主义,好的机场吸烟室是对所有吸烟旅客的人道主义。那么,好的机场没有吸烟室,是不是就是对吸烟旅客的不人道呢?

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外的吸烟区吸烟

  吸烟室是怎样一种存在?烟民们爱它,因为它解决了生理需求,简直是雪中送炭。无论室内是否弥漫尼古丁的烟雾,也非要钻进去猛抽几口。若是有幸遇到好的吸烟室,那对烟民来说就是无以伦比的天堂。非烟民们恨它,因为他们认为它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存在,因为烟民虽多,也没有非烟民多。中国人惯用“少数服从 多数”的思想,所以非烟民便在人数上占了理,那它便是“冒大不韪”的。而且,非烟民认为它并不保险,它无法对烟雾进行有效隔离,人们还是会被二手烟侵袭。

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吸烟室

  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任何已有的事物,都不能排除它仍然有优化升级、弥补不足的可能性。现代吸烟室大多有净化系统和过滤系统,不仅可以对室内进行净化,也能确保周围的环境免于香烟烟雾毒素的刺激和烟臭的干扰。 

  在全面无烟场所内设立吸烟室,不光不是控烟履约工作的倒退,更是进步。目前中国已经有18个城市制定了地方性控烟条例,这就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面对控烟,我们是在打一场持久战,如果我们不鲁莽不武断,多用一些缓兵之计,或许能把控烟战役打得更顺畅。比如在无烟场所设立吸烟室,就可以让更多无视控烟条例且不怕抽烟被罚的土豪有处可去;可以让遵纪守法却难忍烟瘾只能在厕所里偷偷抽上几口的烟民可以光明正大的云里雾里;还可以让候机的长途旅客得到一次完美的充电,满血复活去迎接一次美好的旅行。既然现代的吸烟室已经拥有如此强大的科技,足以改变生活。既然它有先进的科技技术,可以对深受人们鄙视的二手烟进行严密的阻挡,又能一解烟民无处释放的忧愁,顾及了两类人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了大众,何不是控烟履约工作的进步呢?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