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在线视点 > 在线观点 > 正文

24年多元化投资沉浮——再造一个金融红塔

2016年09月12日 来源:《领导参阅》 作者:谷越
A+ A

  烟草在线摘自《领导参阅》  玉溪,这个滇南边陲小城,自然流露着专属“云烟之乡”所有的点点痕迹。

  路边的卷烟零售摊点星罗棋布,随意走上几分钟,都能轻松邂逅一家。刚刚才擦身而过的行人,不经意间就从口袋露出烟盒一角,“红塔山”的字样依稀可见。沿着红塔大道一路向东,纵然两旁有绿荫成林、鸟语花香,都无法遮掩住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烟草味。

  脚步在一块“山高人为峰”的题字石碑前放缓,坐拥身后的便是在中国烟草版图中重要一极的红塔烟草集团。烟草主业的垄断优势,让其多年来产生高额利润,也让红塔集团缔造着一个多元化投资的非烟帝国。

  红塔烟草集团是参与非烟资产投资运作最早、投资脉络最为庞大,经验最丰富的地方系烟草公司,也是中国烟草企业里探索多元化投资的一个极好的地方样本。

  2016年6月16日,玉溪市商业银行在其网站发布公告,宣布自2016年6月25日起,该行正式启用新名称——云南红塔银行。

  很显然,“红塔”这个名头,不是谁都能用的。从玉溪市商业银行更名到云南红塔银行更是昭示了其背后的不平凡。

  多元化投资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红塔集团最早涉足烟草以外的多元化投资可以追溯到1993年。截止到2012年4月,红塔集团多元化投资企业共有65家,累计投资额168.16亿元。65家企业中,全资企业8家,控股企业15家,参股企业42家。投资涉及领域:能源、交通、金融证券、烟用辅料、生物制药、机电建材、酒店物业。

  红塔集团董事会在2001年时的宏伟构想是“10年内再造一个无烟帝国。到2010年红塔集团对非烟产业的投资将达到300亿元左右,与烟草主业的总资本相等,在未来9年内,红塔集团在非烟产业的投资每年将以20亿元的速度增加。”

  在2001年将红塔实业公司改名为红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红塔集团前身)前后,红塔集团的多元化投资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地为闲置资金寻找出口,而是更多地依靠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快红塔的发展。但那个阶段仍多被外界评论为“左冲右突的盲目多元化”。当时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底,红塔投资的投资额已超过340亿元,但资本回报率仅为5%左右,其中,投向酒店业的60多亿元资金,几乎全部亏损。

  据2006年清产核资统计,云南烟草多元化投资项目跨15个地州、50多个县、十多个行业,大部分项目处在无人管理、无人过问、无人说得清的状况。多元化项目投资混乱,管理薄弱,回报率低,形成了大量不良资产,有些资产甚至危及和影响到主业资产。

  红塔集团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是烟草行业多元化发展路径的一个缩影。伴随着烟草主业发展,烟草多元化经营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初,烟草行业起步探索多元化之路,为企业分散风险、增加收益、安置富余人员创造了条件。但此时,多元化经营目标不明,责权利不清,产业领域杂乱不成体系,经营规模弱小没有竞争力,总体投资回报率极低,多元化陷入低水平、低效能、低收益困境。2000年前后,行业多元化产业进入大规模拓展时期,经营及投资领域涉及加工、商贸、农业等几十个行业,从省级、市级乃至县级都是多元化经营的主体,杂乱无章,多元化经营水平的低下、管理出现混乱,人才储备短缺、投资理念模糊、经营观念淡薄、多元化经营目标不明等诸多问题。2005年,烟草行业多元化进入清理整顿,整合优化阶段,为强化多元化企业的管理奠定了基础。

  截至2008年底,烟草行业多元化企业的数量由1600家减少到600家,全行业基本完成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基本完成不良资产的处置,基本完成列入清退计划的多元化企业退出的工作目标。多元化投资分散的情况明显改变,投资层级明显压缩,多元化资产质量明显改善。

  从国际烟草巨头的发展来看,烟草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是一种趋势,是烟草行业发展要求使然。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施行,国际控烟运动不断深化,政府与民间的控烟共识高度一致,烟草业的生存发展越来越严峻,在一些发达国家,烟草产业已表现出夕阳产业的特征。烟草企业要持续发展,转型并实施多元化战略是一条成功的出路。

  国际烟草巨头的成功,为中国烟草多元化之路提供了借鉴。特别是当下,面临控烟环境的加剧和品牌传播空间的收缩,在国家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背景下,烟草行业自身实际情况也决定了要走多元化之路。然而,如何确保国有资本的增值保值,烟草企业的多元化投资要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所谓烟草多元化投资有所不为,是指要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在过去多年的多元化投资实践中,烟草企业就吃过这方面的大亏。旅游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大家都拿钱出来盖酒店,结果,因缺乏熟悉业务的管理人才,酒店经营不善,大部分陷入了亏损困境。房地产热了起来,烟草企业又踏进了房地产业,却遭到了国家的房地产调控。不少企业只顾及短期效益,看到本行业一时发展平稳或者无大利可图,就急于追逐毫不相关的高利润行业,结果得不偿失。一哄而上,缺乏必要的引导和长远的规划,投进去的钱难免“打水漂”,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2016年4月28日,在全国烟草行业多元化投资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局明确了新形势下行业多元化投资的新定位、新变化。要努力推动行业多元化投资实现地位、角色、管理方式、观念、布局的转变。要按照“深化改革、整合优化、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指导方针,以改革为导向促进机制完善,以整合为手段集约存量资产,以优化为原则把握增量投入,以提升为目标增强发展后劲,以创新为动力驱动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多元化投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云南红塔银行的成立,无疑是走出了新时期烟草企业多元化投资的一步亮眼之举。

  再造红塔金融帝国

  很显然,“红塔”这个名头,不是谁都能用的。2015年10月15日,云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了《玉溪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暨玉溪市商业银行更名为云南红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体方案》。会议指出,筹建红塔银行,是省委、省政府深化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合作的重要成果。

  一个城商行的增资扩股和更名,要由省委来决定,足见此事对于云南有多重要。云南省委省政府希望,该银行能“为滇中经济圈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金融服务”。

  2015年3月,云南省政府研究制定组建红塔银行的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协调推进红塔银行组建工作。

  2015年5月19日,云南省委省政府与国家烟草专卖局达成组建红塔银行共识,确定合和集团作为红塔银行的主要投资人。

  2015年12月21日,中国银监会云南监管局批复同意玉溪市商业银行更名为云南红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4月1日完成工商营业执照变更,6月25日完成系统更名,正式启用云南红塔银行名称。

  在云南红塔银行的三大烟草股东(合和集团、中烟云南省公司、中国双维投资)里,最具有实质意义的,应该是第一大股东云南合和集团。

  合和集团是云南烟草系统辅业资产重组后诞生的巨头,其股东为云南中烟公司、红云红河烟草集团和红塔烟草集团,涵盖了原属这三大集团的140多家企业。截至2015年底,合和集团资产总额1102亿元,净资产848亿元,营业收入65亿元,利润总额46亿元。

  按照其“做强金融产业、做精配套产业、做实基础产业、做稳酒店地产业”的工作思路,资产规模占据了1/3的金融产业,处于合和集团的首要地位。其主要的金融资产,包括控股的红塔证券、红塔创新投资、云南新兴投资等多家金融企业。此外,合和还参股了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国信证券、太平洋保险、华泰保险、云南信托等众多大型金融企业和云南白药、云南旅游、昆百大等上市公司。

  不过,此前它都是以小股东身份参股银行,没有控制权。如今成为红塔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就意味着,合和集团将获得一张重要的银行牌照。不要小看银行牌照。俗话说,银行是百业之母。没有银行提供信贷支持,其它行业无法做大做强。

  所以,红塔银行,会让合和集团以及烟草系统真正在云南金融业拥有超级话语权,真正实现“做强金融产业”。而合和集团,未来要打造成金融控股集团,势必还会在保险、资管、融资租赁等多元金融领域有进一步的动作。总之,在红塔银行轻描淡写的更名背后,烟草系与合和集团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