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2015年7月13日,笔者在云南宣威市热水镇干海村遇到一位烟农,他正在忙着编烟叶,娴熟的编烟动作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与四五十岁、五六十岁的烟农不同,这位烟农显得很年轻,所以格外显眼,现在的烟农像这样年轻的已经很少、很少了。在聊天中,我们问起他的年龄,他说:“有30多岁了,是1985年生的”,哇,你是“80后”呀?他说:“是的,我是个地道的80后”。
今年31岁的何云杰,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对“坐老的山坡不嫌陡”这句话理解很透彻,家乡情很浓。要不别的年轻人都出去了,他咋回来了呢?而且,今年还是他第三年种烟。原来,2002年,他从宣威三中(高中)毕业后到昆明、南京、深圳打过工,辗转几年下来,虽然挣得小点钱,但除去开支就没剩什么钱了。回来一段时间后,当看到村里其他人家都忙着整地种烤烟时,他抱着试试的态度,也跟着种了3亩烤烟。在种烟过程中,每当他遇到不懂的就向别人请教,待交售完烟叶后,除去生产成本,还剩得几千块钱,这让他坚定了种烟的信心。后来,他就将主要精力放在烤烟种植上,通过积极打拼,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说起种烟往事,何云杰表情复杂:“当初我决定栽烟时,媳妇也不支持我,说年纪轻轻的栽什么烟呀!叫我还是出去打打工,经我再三劝说做工作,她才勉强同意我栽点试试。几个月下来,她见我的努力有了回报,从此才打消催促我出去打工的念头。现在,我一年很关注烤烟生产政策,经常跑去问烟叶站的人,遇到他们搞培训,有时我也去学学,还要些烤烟栽培方面的书来看,我感到我走这一步是正确的!”去年,他家种了16亩烟叶,收入在7多万元,还买了一辆面包车,说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事多磨,何云杰的种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去年4月份,时逢烤烟大田移栽,他就遇到了麻烦,连续干旱的天气,眼看就要耽误最佳移栽期,而烟田里的水窖却是干的,加之孩子又生病了,顾哪头都不是,直把他急得团团转。烟叶站的人知道他家的情况后,派人派车专门为他家送水将水窖装满,还顺便请了个医生帮他家孩子治病,一句“谢谢”,说出了他的感激之情!一点帮助,反映的是烟草部门和烟农的军民鱼水情!为抓紧时间移栽烟苗,他说:“中午饭他是整点带到地里去吃,通常是天黑了才回家,吃过晚饭,早早就睡了,睡时是什么样子,醒的时候还是什么样子。”几天过后,看到先栽的小苗已经成活了,他说虽然苦点,还是值得的。
与其他烟农不同,何云杰是高中生,比起其他年纪大的烟农,他算是村里的文化人了,遇到不懂的技术,他可以从书本上学,而且脑筋也好使,关键是他有一双能勤劳致富的手。这双手,在烟草部门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能种自己家的地,还能种租来的地。他计划今年好好苦干一年,争取买台“铁牛”来耕地,到2017年再盖几座新式烤房,也像烟叶站说的将烤烟产业“做大做强!”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