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一条河,一道廊,一个社,一片叶,将河南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卢氏县分公司杜关烟叶工作站站长赵春亭推向“前台”,奏响了一曲高亢的“歌”。
高歌猛进,百里长廊领风骚
2010年底,一纸调令把当了近二十年站长的赵春亭调到了全县最大的烟叶工作站杜关站担任站长。上任伊始,他就针对杜关烟区生态条件,大胆实施“北改南扩”烟叶生产发展战略,北沟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带应运而生。然而,纵深浅,基础差,发展后劲不足,北沟示范带已不能适应辐射带动作用。
2013年底,结合近三年的观察和思考,北沟南侧的杜荆河畔烟区成为了他心中“南扩”的最佳地点。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系发达,植被丰茂,远离污染,一条沟东西长达百里,而且杜荆河还作为三门峡市源头水源地被成功保护起来,这里正是发展绿色生态烟叶的绝佳之地。
经过深思熟虑,赵春亭将开发杜荆百里生态烟叶长廊的想法在烟站职工会上和盘托出,立即招来了大家的反对。职工们认为,杜关站作为全县年收购量近4万担的万亩大站,加上北沟示范带管理,工作量已很大,若再弄一个百里长廊,大家肯定会不堪重负。但赵春亭没有放弃,这么好的生态条件,这么好的发展空间,这将对烟叶品质的提升,对烟农增收致富起到极大的帮助。经过无数个夜晚的开会研究,通过无数次耐心说服,终于打消了职工顾虑,形成了统一意见。随后,赵春亭把开发杜荆百里长廊的想法,向县分公司和杜关镇党委、政府作了汇报,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于是,大规模开发建设杜荆百里生态烟叶长廊的大幕就此拉开。
2014年初,市、县公司和卢氏县政府对杜荆百里生态烟叶长廊做出了科学规划,计划以杜荆河中段的荆彰村为核心,建立一个全市规划最大、功能最全、覆盖区域最广的烟叶合作社,打造一个以“一条长廊、六个园区、六个工场”为标志的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同时建成一个以烟草产业为龙头的“美丽乡村”和2个精准扶贫村。
根据规划,合作社及6个园区、6个工场建设需要打通连片场地,紧邻合作社的1个大型养猪场需要搬迁,百里长廊内2000亩耕地需要流转,荆彰“美丽乡村”需要配套建设,草店、桑树沟2个精准扶贫村发展烟叶生产需要引领…
养猪场老板索要200万元异地搬迁费,合作社院中8棵碗口粗的核桃树树主漫天要价16万元,“浓香型豫烟品种展示园”中白某5亩麦地要年租金1.5万元才肯流转,“精益管理科技示范园”中5000株杜仲树急需拔掉,辐射带动区中一些农户借机乱提条件,阻止施工队进驻……
开工在即,做好村组干部及烟农的思想工作,消除掉各类建设中的“肠梗阻”等老大难任务,就都落在了赵春亭身上。一天,赵春亭了解到“钉子户”白某的亲戚既是村主任又是村抓烟专干,于是,赵春亭就自掏腰包买了一件白酒到村主任家做工作,恰逢村支书也在场。为打破僵局,村支书说,“老赵,你要是能连干5茶杯酒,我们就帮你劝说小白同意土地流转。”村主任知道赵春亭平时滴酒不沾,喝酒无非是想让他打退堂鼓,于是也表示同意。赵春亭二话不说,拿起酒瓶连喝五茶杯。五杯酒下肚,赵春亭醉得不省人事,为此还害了一场病。村主任和白某都被赵春亭这种决心和毅力所感染,主动配合流转土地。在赵春亭的感召下,一些“钉子户”“难缠户”纷纷把自己的地转产种烟或流转出让,就连核桃树主也主动放弃了“天价”索赔要求。建设阻碍打通了,合作社及园区建设顺利进行。为使猪场搬迁、美丽乡村配套建设,赵春亭不断到县里有关部门跑项目、做工作,终于确保了项目立项、资金到位和建设成行。
经过两年的开发建设,杜荆百里生态烟叶长廊初具规模:沿杜荆河畔1.28万亩生态烟叶示范区上下贯通,一座占地面积达20余亩的徽式建筑群--杜关荆彰鑫叶烟叶合作社拔地而起,民湾村土壤改良示范园、荆彰村浓香型豫烟品种展示园、康家湾村新技术科技示范园、显众村精益管理示范园、桑树沟村烟田绿色植保示范园、荆彰村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园全面建成,荆彰、显众、草店、北王村大密集炕房以及桑树沟村热泵电烤房、羟基液态燃料烤房、民湾村生物质燃料烤房等烘烤工场投入使用,全市规模最大的马院村万亩钢架结构育苗工场即将完工。杜荆百里生态烟叶长廊成了三门峡烟区对外展示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了全市普及烟叶生产高新技术的试验场。
低声吟唱,示范社里任驰骋
“你们要创新探索、加强管理,努力把合作社打造成全市一流、全省领先的省级示范社。”在荆彰鑫叶合作社成立挂牌仪式上,市、县公司对杜关烟站提出了明确要求。
烟叶专业合作社是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一个缩影。这对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赵春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两年来,赵春亭在合作社发展和管理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没有启动资金,他托亲戚、找朋友,筹措了10万元。没有管理经验,他和理事们一道,认真研读合作社法规,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研究制定了《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等九项管理制度。在考核机制上,他按面积、品种布局明确管理任务,落实管理责任,按环节生产标准制定考评细则,坚持每个环节对各专业队考评一次,并实行末位淘汰,确保各项专业服务效果。在专业化服务上,他采取“公示价格、划定范围、烟农申请、开具工单、实施作业、质量验收、交款付费、单队核算”的服务模式,确保6个专业服务队满负荷运作,空闲时间,他引导合作社把通用机械以租赁或组织外出作业等方式,为合作社创收。在合作社自身发展上,他积极拓展经营渠道,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设施综合利用效率。他鼓励合作社利用闲置育苗大棚种植特色蔬菜、花卉,每年水果蔬菜综合利润达3万余元。他还引进了烟杆生物成型燃料生产线,实施废弃烟杆就地加工成生物质固体燃料,实现能源的再生转化利用。为壮大合作社规模,他鼓励引导10个大型动力机械业主带机入社。
经过两年的开发建设,一个集烟叶商品育苗、散烟烘烤、技术培训、专业化服务于一身的现代化烟叶合作社茁壮成长。一个以烟草产业发展为龙头、以“一条长廊、六个园区、六个工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为核心的具有烟牧游一体化特色的美丽乡村,呈现在世人面前。
通过合作社引领和组织专业化服务,杜荆百里生态烟叶长廊辖区生产水平逐年提高,种植效益力拔全县头筹。目前,杜关荆彰鑫叶烟叶合作社入社社员1773户,基本烟田面积2.64万亩。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占到全区总面积的15%,百亩以上烟叶家庭农场达到了4个,300亩以上连片核心生产区达到了5个,连片种植面积达到了2500亩。合作社拥有4个育苗工场,6个烘烤工场,1145座集群密集烤房,387台动力机械,50余台植保器具,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劳务等6个专业队,初步形成了“分户种植、专业服务、集约经营、盈余分配”的管理模式和“一社两场六队、一分五统三量化”运作模式。辖区品种优良率、平衡施肥率、商品供苗率、地膜覆盖率、豆浆灌根率、诱芽板物理防病率、化学抑芽率、商品烘烤率均达到了100%,机械作业、大麦掩青、秸秆还田率分别达到60%、30%和40%。2014年与2015年相比,示范区亩生产用工由35个减少到19个,亩均单产由131公斤提升到157.7公斤,公斤均价由20.2元提升到25.1元,上等烟比例由54%提升到64.6%,户均收入由4.6万元提升到6.5万元。
社员刘汉青提起合作社的作用,感慨地说:“以前,种十几亩烟叶,一家人累得七死八活,有了合作社的专业化服务,种上三五十亩烟叶也不在话下。”
老烟农常小康的一句顺口溜,更是道出了这两年的种烟心得:“面积多少在我,环节管理在社,轻轻松松载烟,快快乐乐数钱。”
精雕细琢,大山飞出“百灵鸟”
近两年,杜关烟叶工作站在全省声名大振:2014年6月30日,国家局副局长杨培森到该站视察,对该站烟叶生产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年9月4日,全国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现场评议会在该站召开;2015年8月,全省全程机械化试点现场会在该站举办,全市现代烟草农业暨烟叶收购现场会在该站召开。两年来,省、市、县各级领导不断到该站辖区视察,行业内外参观学习络绎不绝。这里还是河南中烟黄金叶品牌核心原料基地;这里的烟叶质量特色鲜明,连续多年在国家局组织的烟叶收购等级质量检查中,烟叶质量始终处于全省前列……
2015年,该站种植烟叶1.28万亩,收购烟叶193万公斤,投放资金4824.7万元,力拔头筹地荣登全市第一大站鳌头。
在所有这些成就和荣誉的背后,都凝结着赵春亭的心血和汗水。
在辖区烟农心中,赵春亭是个“愚”者,他对烟农知冷知热,对需要帮助的烟农鼎力相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2015年1月,桑树沟村疙瘩组烟农李某某因家庭困难,无钱租用合作社里的动力机械整地起垄,闻讯后,赵春亭拿出300元钱及时相助,使李某某12亩烟田得以顺利起垄。同年5月,正值烟叶移栽大忙季节,北王村庄头组吉某某等7户烟农因干旱无水不能按时栽烟,赵春亭自掏腰包联系拉了3车水,帮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在本站职工心中,赵春亭是个“智”者,由他提出的烟叶生产收购管理办法经济实用,成了全县乃至全市学习推广的样板。针对烟用物资发放过程中的弊端,他在全县率先实施了烟用物资发放兑现“直通车”,以户为单位算账兑现,直接将物资兑现到农户手中,并面向群众公示,有效避免了中间环节的截留、挪用和缺斤短两。针对烟叶收购上市量集中、秩序难维护、过夜烟问题难解决实际,他开劈了“诚信户售烟绿色通道”,制定了“三定”预检交售制度和“分段管理定期轮岗”、工作人员集中休息等封闭收购制度,公开烟叶收购“廉洁自律十不准”,实施预防教育、预警提示、诫勉谈话等措施,强化廉政宣誓、明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