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纳雍消息 贵州省纳雍县烟草分公司龙场基地单元工作站党支部成立来,历经了两次组织换届,现在共有党员五人。自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参加县局党组主持的两次集中学习和观看电影《焦裕禄》,党员和员工思想境界得到净化,服务效率得以提升,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形象得到彰显。
说起纳雍县龙场镇周家寨村,在这片土地上工作过的烟草员工无人不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土地肥沃,人民勤劳,是纳雍县龙场烟叶基地单元优质烟叶示范基地之一。即使是50年也难遇的严重干旱,那一丘丘、一块块、连绵近两公里的成片烟田,在烟农们的辛勤耕作下,仍然呈现出一派生机。仿佛在安慰着烟农们对自然灾害的叹息。可是谁能想到,以前的这些勤劳烟农,却是那么不好相处,我们的烟草员工难以获得他们的接受。
那些年,他们是何等的“刁”
这里烟农的“刁”是出了名的。之所以“刁”是有着深层次的历史背景。那些年的烤烟生产是带有行政性质的,农民种烟是政治任务,往往与一些行政措施挂钩起来。周家寨村的农民勤劳,但心里不舒服,就会想些法子同上面对着干。
种烟土地规划好了,但烟农不买账。种洋芋,玉米在规划地里,于是就只好请村干来帮忙,拔洋芋、扯花豆,越扯越宽.农民只好在拔过洋芋、花豆的地里种烟。那些年,技术跟不上,加上分级比较混乱,交售烟叶时经常闹矛盾。时间一长,烟农们心里的怨气就越积越多,变着花样找收购人员的麻烦,而且动不动就组织上访,还有人抱着一抱低次烟放在交通要道上,向过往的行人宣传:“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里有压迫,我们就要反抗!”一直以来,在他们心里,烟草人永远是烟怪、烟精、烟虫,坑农、卡农、吃农。
他们是如何被感化的
终于有一天,这种状况被改变了。这里的烟农接受了烟草人,而且把烟草人当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这种状况的改变源自“产业扶贫、产业富民、循环烟草”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理念的践行。周家寨村这地方的耕地是非常适宜种植烤烟的,但由于基础设施滞后,加上技术服务落后,烟农的收益并不高。“别人都出去打工了,我们却出不去,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我们必须守着这几块土地”。“种烟是我们无法离开这片土地的必然选择。全家生活、孩子念书、一切的希望都在这烟上”。“种烟卖不了好价钱,全家的希望都破灭了”。这些是周村烟农的真实写照。说真的,周家寨村人不想种烟,但又不得不种烟。因为这里除了土地资源,再也没有其它来钱的门路了。如果烟草部门能帮助他们,不仅能使他们脱贫致富,而且对企业自身也是一种发展。
从2007年起,龙场烟叶站会同上级基础设施部门为周村建设了60栋大型密集式烤房,使他们的烟叶烘烤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另外,还建设了机耕道路,帮助烟农购买了10多台微耕机。2013年,烟叶站还指导合作社组建了机耕、育苗等专业队,帮助烟农解决了许多烟叶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不少烟农建起了漂亮的新房子,孩子念书上大学的费用也有门路了。“这几年烟草企业对我们好多了,不让我们种烟我也要种”。“管理规范,我们要找麻烦也没理由呀!”。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龙场基地单元党支部的党员和生产技术人员对该村倾注了全身心热情,点点滴滴从小事做起,烟农终于被烟草人的热诚所感化,终于接受了烟草人。
铁杆烟农成为种烟主力军
去年,周家寨村烤烟种植面积突破了2000亩,成为了龙场基地单元优质烟叶示范基地之一。昔日周村大田烟株的长势情况是远看满园花,近看三代人,老大白胡子,小弟未结婚。如今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大田烟株大小一致,高矮一致,同部位成熟一致。放眼看去,给人的印象就是规模大、标准高。
几年前经常在收购中挑剔的烟农已成为了烟草企业的铁杆伙伴,不少人还成为了科技兴烟的领头羊。当问起他们昔日往事时,他们只是一笑:“别提那些事了,想起多不好意思。早知种烟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早点听你们的就好了”一句话,道出了烟农的心声,见证了服务烟农的艰辛和不易,更体现了烟草人创业的骄傲和自豪。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