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张家界消息 今年以来,全国、全省烟叶“双控”要求十分严厉,国家局5000万担红线越来越“红”,各产区严控烟叶规模压力越来越大。张家界市局(公司)党组高度重视,多次主动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共同研判形势,政企高度统一思想,形成严控规模合力,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局、省政府及省局关于严控烟叶规模的要求,明确把“严控烟叶总量”作为今年烟叶工作的首要任务,提出“控规模、调结构、转方式、突特色、提质量”的烟叶工作思路,确保全市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产区烟叶总量控制“一把手”负责制,推行责任制管理,将层层签订《2013年烟叶双控目标责任书》,并建立部门配合协调、上下互动协同的工作机制,烟叶部门具体负责抓好双控工作的实施推进,对超计划、无合同烟叶一律不予收购;纪检监察、内管等部门严格监督检查,对超计划种植、无合同及超合同收购的,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外聘人员一律解聘,在职人员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市政府、市烟办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产区政府及烟草部门要切实增强严控规模的紧迫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提高思想认识,部署落实“双控”工作,确保优化结构扎实有效开展。目前,全市上下逢会必谈“双控”问题,各产区认真领会国家局、省局有关文件精神,切实转变生产发展思路,由过去的“规模至上”向“质量至上”加快转变,全市基本形成了严控烟叶总量的高压氛围。桑植县局(分公司)以双喜合作社培训中心为平台,成立由政、工、商三方组成的烟叶“双控”政策宣讲团,巡回各主产乡镇宣讲严控烟叶规模政策及标准化生产,该县龙潭坪乡一名叫杨昌举的烟农经过动员后主动退回部分肥料,缩减5亩烟叶移栽面积。截止5月10日,全市3个产烟区县减少种烟农户3户,统计可移栽株数为12083.71万株,较5月3日统计的12929万株减少845.29万株。
二是严格合同规范管理。狠抓计划任务的层层分解落实,全面推行电子合同,控制大户、优化小户、淘汰犹豫户,重点调查、评价、审核80亩以上大户以及“可种不可种”的农户,把好烟叶移栽与合同签订关口,组织烟叶、内管、纪检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认真核查实际移栽株数与合同面积,坚决杜绝假合同、空合同、虚合同和“少签多栽”等不规范情况的发生,确保烟叶产购合同的严肃性。
三是狠抓标准化生产和技术推广落实。全面推行土壤改良,采取增施火土灰、生物活性肥、饼肥及绿肥掩青等措施,有效改良土壤。提早翻耕整地、提早播种移栽,全市移栽时间较往年提早10天左右,目前永定、慈利烟叶移栽工作已基本结束,预计全市5月15日前可完成烟叶移栽。继续强力推行插牌点蔸管理,行株距控制在1.1—1.2米×0.45—0.5米以内,亩栽烟控制在1100株以上;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农用物资套餐制供应,加强与农业银行、信用社的合作,首年实现烟农农用物资购销电子结算,严控施肥量,亩施氮水平降低0.5公斤,降至7.5公斤以内。突出生态和特色,全面推行膜上深栽、上部叶一次性采烤技术、中温中湿延时增香的密集烘烤工艺及烟叶GAP管理。
四是突出抓好优化烟叶结构工作。认真总结去年优化结构工作经验教训,针对烟农自觉意识不强、处理主体不统一、鲜烟处理不到位、考核验收欠真实、责任追究难落实、补贴成为“普惠制”等实际问题,坚持把优化结构工作重心转移到鲜烟处理上来。加强与市电视台合作力度,增加“农事通”栏目档期,专题宣讲优化结构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市优化结构工作方案、宣传手册及海报,及时发放,张贴到村、到户。全面推行“下3上1-2”、订单生产“下4上2”的处理方式,实行下部烟叶优化结构验收到位后才能开始烘烤,严格最后一炕田间验收,严格控制14片进烤房标准,确保田间清除、弃采弃烤要求落到实处,每亩清除田间鲜烟250公斤以上。全面推行以合作社为主要实施主体负责实施、烟叶纪检及内管部门负责监管、烟站负责评价验收的工作模式,通过发放准采证、不合要求停烤房用电和锁烤房、内管部门驻点督查、交叉检查验收、田间鲜烟处理日报制等措施,强化考核力度,确保田间鲜烟处理落实到位。全面落实补贴公示制度,严格规范资金补贴程序,验收合格后按照农户补贴金额实行电子在线支付,通过差异化补贴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对工业不需要的等级烟叶不予收购,动员烟农尽可能不交售下低次烟叶,对收购的B4F、X3F以下的等级烟叶不予补贴,确保全市下低等烟叶收购比例控制在4%以内。调整对产区烟叶考评方案,对控制在目标分解任务范围内的烟叶收购量按标准兑现担烟担工资担费用,对超出目标分解任务的加倍扣除,并将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转变单纯依靠收购手段来控制等级结构的简单做法,真正确保烟叶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等级结构满足工业需求的总体目标得以实现。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