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没有太多的奢望和渴求,他把理想倾注于大山里的烟田,二十年如一日,他手捧金叶铸忠诚,脚踏泥土写芬芳,心系烟农结情意,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最质朴的情感,谱写了一曲奉献的乐章。他就是孟凡涛,湖北保康烟草的一名烟叶工作人员,他1992年初进入烟草行业工作,至今已经有二十年了,在烟草工作的二十年里,他一直从事烟叶生产与收购工作,在烟叶生产与收购的领域,经历了由“艰难种烟到坚难收烟”,由“轻松种烟到轻松收烟”的变化和烟叶生产与收购工作的变迁。
1992年,孟凡涛初参加烟草工作,被分配到了保康县歇马烟站,那时候他才刚刚20岁,由于个子矮,大家都叫他“小不点”。当时歇马镇的烟叶是全县种植规模最大的乡镇,烟叶种植面积四五千亩左右,年收购烟叶在二百万斤左右。老百姓都还不懂烟叶生产技术,从播种到烟叶烘烤等各个环境都要手把手的教,特别是烟叶烘烤的时候,烟草工作人员走东家跑西家,一个人包几户,白天黒夜的帮忙守着烤烟,生怕有个闪失烤坏了,就这样一直到烟叶出售。那时候他们下乡也没有摩托车全靠步行,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时候跑半天还饿着肚子弄不到饭吃。
当时大多数烟农都是第一次种烟,还没有挣到钱,大都抱着怀疑态度,所以对烟草工作人员都是不冷不热的态度。搞生产时难收购时更难。那时候烟草公司一无收购房舍、仓库;二无收购场地和资金。每年的9月上旬开始收购烟叶,而从8月中旬他们就要开始联系收购场地,与乡镇政府、村委、学校等多处协商,租赁乡里的管理区、村委会办公场所和宽敞的民宅大院等。并且,还要提前筹备烟叶收购资金(当时是付现金),招聘农民季节工,备齐各种包装物料等。虽然每年的烟叶收购时间不足3个月,可光准备工作就要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保证烟叶收购顺利进行,当时收烟的艰难处境可想而知。
孟凡涛说,过去收烟就像打仗一样。在烟草工作的日子里,他曾先后担任过烟站的生产技术员、保管员,司磅员、分级员和定级员,当时是都是一人多岗。起初烟站没有固定的场地收烟,孟凡涛他们租赁的房子在歇马镇丁家湾村委会,收了一个月就转到歇马镇后园村,收购场所一月就换一个地点。孟凡涛他们就带着被褥和简单的行理东一个月西一个月得,每次转点的时候还偷偷摸摸得,因为怕烟农找他们扯皮。孟凡涛曾睡在烟叶堆旁看守烟叶,住过学校的教室、村委的办公室和新建的露天房,几个人一起在农民的小阁楼上睡通铺等。吃饭也是东一顿西一餐,到处“流浪”。
这样艰苦的条件一直持续到1996年底,大乡镇的烟站才慢慢固定建站,可依然是几个人聚在一起住,几十个人集中在一起吃饭。每年烟叶收购期间,两三个月都在乡下的收购组,一般的收购组都是在比较偏远、条件差的高寒地方,买不到菜、甚至连买生活用品都成问题。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依然过着艰苦的“打仗日子”:白天收烟,晚上看烟,自己还要打烟包,当时还是手摇的打包机。
孟凡涛他们经常为烟叶收购奔波忙碌,吃不好睡不好,天天累得倒下就睡。常常是一个收购季节,每人都要掉几斤肉。那时候,收烟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一个磅组六七个人,人人忙得不可开交,特别是过磅员、开票员、结算员和付款员,每天晚上要对票据逐单逐张进行审核,一分钱也不能错,白天收了一天烟,晚上还要挑灯夜战,甚至通宵对账。尽管辛苦,但收购不结束,他们就没有休息时间,除非下雨不收烟,才能休息一天。收烟忙的时候,从早上七点开门,到晚上天黑才能关门,一天三顿饭都是在抢着吃。烟叶收购期间,烟农从凌晨五六点就开始排队,交烟时把烟站工作人员围得水泄不通,有时还为短斤少两吵闹,拥挤场面和吵闹声连续不断,天气炎热,又渴又累,有时还因定级问题与烟农拌嘴吵架。1997年在歇马的羊五收购组,由于级别问题,烟农与他们发生了矛盾,锁了仓库大门围攻他们,不让他们吃喝休息。孟凡涛他们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着疼痛和委屈,耐心与烟农交涉、沟通。
1999年,,孟凡涛从歇马烟站调到现在的黄堡大湾烟站工作,当时,他的孩子才刚刚出生4个多月,他便舍妻离子,到相隔200多公里的大湾烟站报到。由于路途遥远,他一个月才能回一趟家,家里的一切都是妻子一人带着孩子操持,尽管这样妻子也从来没跟他抱怨过,默默无闻的支持和鼓励着他。直到如今,孟凡涛都还感到对不起妻子和孩子。
孟凡涛他们在大湾烟站收购时,一年转了三次点,从大湾转到炸峪,又从炸峪转到大安。有一次从大安调烟到保康去的路上,载烟的车翻了,车上的烟滚了一坡,又是夜晚,为了让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孟凡涛他们只好拿着手电筒在半坡上帮忙抢烟包,抬的抬,扛的扛,等把200多件烟包全部找到时,天已经亮了。一夜没合眼的他们又匆匆赶回收购组投入到烟叶收购工作中。
2002年,孟凡涛在两峪烟站的芭桃收购组收购,中期又转到农坪镇收购,农坪当时规模小,算在两峪烟站芭桃收购组的。转点的时候,因道路险俊,转点的车子翻到了路边的深沟里,孟凡涛他们当时被摔得头破血流,它的手被车上的打包机夹住,险些丢掉一个手指头。即使那样,他们爬起来,简单的包扎了下,就又继续上路了。遇上泥巴路时,他们就要全部下去推车,站在车轮后面,车子启动时带起的泥浆扑到他们身上,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们都成了“泥巴人”。阳历10月份,农坪的天气已经特别寒冷,一变天就会下雪。收烟的时候手都不想向外伸,晚上还要招呼值班打烟包,烟包还堆在外面。有一次孟凡涛和同事睡在烟堆上值班,早上起来被子上面落满雪花,他们已经冻僵在那里,一双腿冻得半天也挪不动步。
孟凡涛说,如今,烟叶生产与收烟的环境条件已经大大改善。每个乡镇的烟站、收购组都是几层楼的楼房。在保康县各烟站,员工们实现了住单人宿舍的梦想,每个房间还配备有空调、电视等设施,一应俱全,员工生活条件基本小康化。而且,烟站人员的住宿都有单独宿舍,单元房、吃饭有食堂,再也不需要“流浪”了。烟叶收购过磅省事准确,有电子秤准确快捷;开票电脑一按,发票就打印好了,也不需要人工结算;付款实行的是银行存折,方便多了;打烟包用的是全自动打包机,电钮一按就完成了。
现在收烟,收购现场再也听不到吵闹声了。各烟站都聘请有入户预检员,入户预检员先到烟农家里打“头战”,去抽查打捆封签。对霉烂变质、水分超限、掺杂使假的烟叶,一律不预封签,亲自帮忙整改,整改好后在封签,然后到烟站来出售,都是一小捆一小捆,等级纯度高的,分级员分级都是成捆成捆的一个级,又快又好,不会再因为级别的高低问题发生争执。
孟凡涛说,今年的烟叶收购,国家政策好,烟叶价格高,补贴到位,烟农们卖烟热情很高。烟站里专门配备有烟叶成品库、散烟库、微机室、烟农休息室,每天还有茶水供应,烟农卖烟像回到自己家一样,员工们在这样的环境里从事烟叶收购工作,心情也舒畅。烟站办公还配备有电脑、专门设有文化活动室、棋艺室、餐厅等,交通出行方便,绝大部分员工还有私家车。现在,烟农卖烟叶再也不用肩背人扛或自行车驮运了,而是全部改用摩托车、拖拉机、农用汽车运输。一个收购组坚持五员上岗分级员、定级员、过磅员、开票员、保管员工作都很轻松,员工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烟站收烟的环境和条件大大改观,今非昔比,真是“天上地下两重天”。
孟凡涛亲历了襄烟二十年来发生的令人无比振奋的变化,特别是烟叶产业能健康持续的快速发展,让广大襄烟员工品尝到了奋斗后的甘甜,企业真正成为了员工幸福生存的家园。企业也承载了员工的理想和智慧,是他们奋进前行的源泉和动力。“饮水思源”,孟凡涛他们感谢襄烟培养,为他们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在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30周年之际,孟凡涛所表述的是一位普通烟草员工的心声,是行业烟叶生产与烟叶收购工作不断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他们期待着烟草行业的明天会更美好。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