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关于烟农专业合作社与烟叶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2年11月05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董安玮
A+ A

  烟草在线专稿  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优质烟叶产区之一,年产烤烟达200多万担。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烟区烟叶生产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挑战,像其他老烟区一样,烟叶产业正面临着新的冲击。

  一、当前烟叶生产面临的难题

  1、发展烤烟生产难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烟农大量流失已经成为事实。以毕节市为例,2001年烟区烟农户数为20.167万户,种植面积74.19万亩,户均种植3.68亩。到今年种烟农户仅有80027户,种植面积102万亩,户均12.75亩。11年来毕节烟区烤烟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平均每年递增2.53万亩;烟农户均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累计每户增加了9.07亩;同时种烟农户急剧减少,共计减少12.16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1万户。整个烟叶形势呈现面积增加、规模增大、烟农减少的“两增一减”的趋势。

  随着“东烟西移”,烟区规模需要扩张,而现实问题是烟农种烟户数在持续减少,“两增一减”的趋势将更加剧烈。如何应对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是毕节烟草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应对措施,否则发展烤烟生产将更加艰难,甚至会一步步陷入困境。

  2、烟叶生产成本高、效率低

  由于2010年、2011年受干旱影响严重,因此引用年景较为正常的2009年相关数据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烟叶人均劳动效率全国平均值为571.37担/人,贵州省为537.14担/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少34.23担/人;烟叶费用(人工费、管理费、经营费)全国平均值为410.79元/担,贵州省为414.47元/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8元/担。其中人工费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5%,但管理费用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05%。

  作为烟叶大省,贵州占有规模优势,但人均劳动效率低、人均工资低、费用水平偏高,烟叶大区优势没有转化为效益优势。

  3、基础设施难管护

  行业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以来,至2011年底全市完成烟水配套工程项目205个,建成密集烤房32496间,配置农机8808台(套)建成机耕道170公里,建成育苗大棚114万平方米,总投资高达27.83亿元。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烟区生产条件,改善烟区生活状况,进一步夯实烤烟产业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基础设施到底将来能发挥多大作用,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将来的运行和管护。烟草行业是肯定管不了,政府不可能具体去管,烟农又不能去管,将来这些设施的命运堪忧。

  二、破解难题-认识烟农专业合作社

  1、合作社的职能定位

  国家局提倡发展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并且对它的职能进行了定位,确定为五项职能。

  烟叶生产服务:从育苗到移栽、到采收、到烘烤、到运输的烟叶生产全过程专业化服务。目前以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五个环节作为突破口,积极拓展其它环节的专业化服务。

  基础设施管护:对行业补贴建设的烟水工程、机耕道、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大型农机具等基础设施有效使用和管理维护。目前部分基地单元已将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大型农机具等移交合作社,并得到有效使用和管护,尚须对其他设施的使用和管护进行积极探索。

  适用技术推广:通过统一作业流程、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操作工序,提高先进适用技术落实到位率和标准化生产水平。目前这项工作属于烟叶站的职能,将来可以要通过某种方式转移到合作社。

  烟用物资供应:由合作社为烟农集中配送育苗、移栽、烘烤等环节的烟用物资。目前主要是由烟农到烟叶站购买,也部分烟叶站组织烟用供应到田间地块。

  生产信息支撑: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为烟农提供生产信息服务。

  2、合作社扮演的角色

  一是烟叶生产的组织者。土地承包经营后,农业生产成为农民的个体行为。在社会经济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时,这种个体行为最能激发生产者的积极性,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需求和社会认同需求取代了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有限的土地资源产出有限,放弃农业生产另谋出路成为必然选择,烤烟生产面临同样的冲击。要提高农业生产收益,规模化经营是唯一的选择。烟农需要这样一个组织,这个组织能够获取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资源,能够获取规模化的生产设施或服务,能够获取规模化生产技术,能够获取规模化生产的市场保障,确保烟农规模化效益的实现,烟农专业合作社是可以满足烟农这些需求的组织。烟草公司与烟农有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冲突,双方可以成为合作伙伴,但烟草决不可能成为烟农自己的组织。因此,转变生产组织方式,通过合作社建设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培育职业烟农,增加烟农收入,提高烟农自身社会认同感,是改变目前烟叶生产困境的有效途径。

  二是烟叶生产农事操作的服务者或经纪人。合作社利用烟草行业量化的资产,组建自己的专业化队伍直接为烟农服务,在自身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以雇佣其他专业化服务机构为烟农服务。专业化服务需要烟草部门的大力扶持,才能使服务价格低于市场价,烟农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减工降本。合作社还可以通过委托采购方式,以规模优势获得价格较低的肥料、农药、煤炭、农机修理等生产物资和服务。烟农专业合作社通过农事操作的专业化服务和物资采购配送,最终实现对烟叶生产所有环节的全程覆盖。

  三是烟草部门烟叶业务的承包人。烟叶站在技术推广、种烟土地规划、面积落实、烟叶预检、烟叶打包、物资装卸、不适用鲜烟叶处理等方面,都可以委托合作社代办,从而提高烟叶站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四是基础设施的管护人。烟草行业投入建设的烟水工程、育苗工场、闲置的烟叶站点等公益性设施和经营性资产都可以交给合作社使用和管护。目前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农机局已有明确的政策,关键问题是使用、管护要监督到位。其他资产的管理需要进一步探索。

  五是烟叶生产的信息资源平台。通过烟草部门的帮扶,配套建设信息化设施设备,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帮助烟农及时获取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资源,满足烟农社会化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六是烟草企业与烟农的沟通桥梁。烟草企业与烟农是生产者与采购商的关系,这种关系注定了双方利益纷争的客观存在。对烟农来说,通过自己的组织力量,诉求更易于表达,效果会更加理想;对烟草企业来说,面对一个具代表性的群体组织,沟通成本显然大幅度降低,达成共识的可能性更高,矛盾、纷争更易于化解和消除。

  由合作社扮演的角色可以看到,这种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可以满足烟农不断增长的利益需求,同时帮助烟草企业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对烟草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烟农身份的转变

  传统的烟农从事的是小农经济,显著的特征是规模小、投入少,目的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职业烟农从事的是产业化经营,显著的特征规模大、投入高,目的是赚取较大利润,提升家庭成员的生活品质。随着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推进,烟农户均种植规模会越来越大,家庭农场将成为主流,这种变化实际就是农民从温饱生活走向小康生活的必然结果。将来的烟农,就是烟叶农场主。

  4、烟叶站的职能转变

  2006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了《关于加强烟叶基层建设的决定》,明确将烟叶站职能定位为“组织生产、烟叶收购、物资供应、培训指导、技术服务、基础建设”。2012年1月,中国烟叶公司印发了《烟叶基地单元工作规范(修订)》,烟叶站的职能定位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随着烟农专业合作社五项职能的定位,将来烟叶站的职能就转变为“合同管理、收购管理、质量管理”。

  烟叶站职能定位的转变,其短期变化将是烟叶站业务模式的转变,其深远的影响可能是推动烟草商业自下而上的体系变革,促进烟草商业企业的管理转型。从烟叶站业务模式来看,传统的业务管理类似于人民公社时候的生产队,基层员工除了不参与农事耕作外,包办了烟叶生产的所有事务,而烟叶站在职能转变后,未来的业务可能就是单纯的采购业务,烟叶站更像现代商业企业里面的一个商务采购小组。烟叶站、收购点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新的模式将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和烟叶费用。

  三、毕节市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1、规划情况

  按照毕节市烤烟产业建设基本烟田300万亩,年种植100万亩,收购烟叶300万担的总体规划要求,技术中心对基地单元和合作社建设进行规划,至2015年建设基地单元52个,组建60个“民主管理、制度健全、运行规范、服务高效”的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覆盖率:育苗达到100%,机耕、起垄、集群烘烤、物资配送、技术推广承包达到80%左右,其它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有明显突破,力争烟农亩均用工达到19个左右。

  2、运行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设36个烟农综合服务社,已经登记注册34个,社员总数达到19178人,合作社可经营性资产合计12127.29万元。2012年全市34个合作社开展了5项专业化服务,其中育苗覆盖率达到100%;翻犁土地覆盖率达到85.56%;机械化起垄覆盖率达到67.76%;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3.71%;专业化烘烤、分级服务正在开展中。

  大棚多种经营方面,今年有6个合作社进行大棚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达97000平米。蔬菜已上市销售,目前为止未出现亏损。“以烟为主,多种经营”是目前烟农专业合作社主要的经营模式。

  3、难点

  一是缺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