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田头今有活水来——贵州凤冈烟水工程哺农惠农 造福烟乡

贵州凤冈县烟水配套工程系列报道之烟水篇
2012年06月20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新华网报道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据新华网报道   这两年,贵州省凤冈县村民赵宗义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变好了。就拿前段时间来说吧,轮作的菜地该“喝水”了,可天迟迟不下雨,他一拧管网阀门,水就到了地头。这在几年前,他可不敢想。 

    村民赵宗义夫妻俩已是50多岁,看的是液晶电视,2010年种了20余亩烤烟,卖了近7万元。

    赵宗义所在的进化镇熊坪村上坝组是凤冈种植烟叶的重点乡镇,熊坪村是一个老烟区,这里的烟农素有“铁杆烟农”之称,可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导致下雨不存水,再加上水利工程建设不够,只能“听水响,望水流,一年四季为水愁”。直到2006年烟草部门在乡里投建了水池、管网和沟渠,他和乡亲们才用上了方便水。

    据统计,全村2010年的259户烟农,收入两万以上的有254户,烟叶产量82.13万斤,产值650万元,仅烤烟一项,人均收入2000余元。其中,上坝组60户人家有58户种烟,单产达400斤/亩,人均烤烟收入达5000元。如今,走进熊坪村,一幢幢小砖房参差在绿荫丛林里,这里50%的群众住上了新修的砖房,拥有家庭小汽车19辆,小货、农用车18辆,摩托车130多辆、家家户户都配上移动电话或固定电话,电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逐步走入农户家中。当地群众的富裕生活离不开该村烤烟支柱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上级政府对烤烟生产工作的大力扶持。

    放眼望去,一口口蓄水池清澈见底,一条条沟渠四向延伸,一片片管网纵横交错……山塘、水池、水窖星落棋布,沟渠、管网纵横交错,凤冈不断完善的烟水配套设施正发挥着“哺农惠农,造福烟乡”的巨大作用。    

    烟田问水?兴水为民

    水,是生命之源!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烤烟产量要有提高,农民收入要有保证,这一切都离不开烤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有力的工作措施制度。

    凤冈县地处遵义市东北方向,距离遵义市11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古有”黔北粮仓“之称,今有”锌硒茶乡“之誉。是烤烟种植的最适宜区,常年生产面积稳定在6.5万亩,年收购量稳定在15万担左右。因凤冈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但由于降雨量分布不均,加上特殊的喀斯特地貌,涝时洪水泛滥,旱时水贵如油,原始落后的水利基础设施很难发挥作用。

    凤冈县是全国种植烤烟最适宜的地区之一,烤烟成为凤冈经济的支柱产业,走过了一条艰苦曲折的道路。据资料介绍,凤冈县种植烤烟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种植,种植面积从1951年的300亩发展到1958年的0.8万亩左右,经历了60年代的小发展,80年代的大发展,90年代的高峰时期,21世纪的曲折中稳定生产四个阶段。作为传统的烟叶主产区,每年,凤冈县因洪涝干旱灾害损失的烟叶在20%左右。工程性缺水严重制约了凤冈县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然而,建设资金从哪里来?怎么建?建设能否有效改善现状?建,困难重重,但不建无疑是“等死”……面对基础设施滞后与烟叶生产持续发展日益突出的矛盾,凤冈县委、县政府进退两难。

    2006年,一次极大的行业改革机遇摆在凤冈烟草人面前——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并实施了以烟水配套和烤晾制工程为主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战略。凤冈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在省、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和凤冈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的下,抓住加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历史机遇,认真做好项目规划,积极申报项目,全力组织实施,凤冈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由此正式起步。

    “前几年种烤烟吃尽了挑水灌溉、挑水打煤巴的苦头,天干时还只得眼睁睁看着成片的烟叶被活活干死。而今年我家烤烟不但大旱之年没受到旱灾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用水也不愁了。多亏政府帮我们修建了烟水配套小水池。”每年收烟时节,看着从烤房中取出的一杆杆金黄色烟叶,客店组烟农安朝飞总是打心里感激政府的大力帮助。

    贵州凤冈永和镇永华社区客店组由于工程性缺水严重,人畜饮水困难,2006年,凤冈县委县政府在实施“三优化”(优化烟区、优化烟农、优化烟地)过程中,将客店组100余亩烟地纳入了第一批烟水配套工程,采取政府投入与农户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形式投入3万余元修建了烟水窖,安装了饮水管道设施,解决了烟区生产性缺水和人畜饮水困难。

    按照“烤烟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总体思路和“稳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凤冈县认真开展了“十一五”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已竣工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改善烟农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烟农种烟劳动强度、提高烟叶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烟区百姓誉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把每分钱都用在农民身上

    绥阳镇玛瑙村的变迁也是全县基建设大潮中的一个生动缩影。“十一五”期间,凤冈县全面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烟水配套工程,彻底改变了当地烟农“靠天吃饭”的局面。绥阳镇玛瑙村的人们发出感叹,“过去的玛瑙坝、犁田灯笼往牛头上挂,而今的玛瑙坝,烟水工程来规划,天旱下雨都不怕。”如今走进玛瑙村,到处都是盛满清水的水池水窖,闲置的山塘得到有效治理,错落有高产田的沟渠碧水长流,管网、排灌设施安装到了田间地头,不仅灌溉有了保障,而且村民们还饮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实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惠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凤冈县发展产业经济的历史机遇,是“烟农得实惠、烟草得壮大、地方得发展”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

    据介绍,为了将烟水配套工程办好办实,2006年以来,凤冈县烟草部门和当地政府根据当地农田功能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和旧水利功能不全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相应的烟水配套工程规划,提出了“依托水源建蓄水池,根据布局建调节池、满足需要建灌溉池”的思路,遵照“政府领导、烟草为主、水利支撑、部门配合、乡镇协调、群众参与”的要求,整村连片推进,按照“水池+管网+水桩”的建设模式,通过取水口、蓄水池、调节池、灌溉池及水桩的管网连接,切实做好烟水配套工程。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关系到烟农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监管,确保投入的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让烟农得实惠。”凤冈县局相关负责人谈到烟基建设时一再强调。

    麦子窝山塘的改建是凤冈县局(公司)投建的烟水配套引水工程的重要部分。说起这个塘坝,当初承建方的工程管理员有很多感慨:真没见过这么认真的!凤冈县烟叶分公司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都要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检查监督、验收。对不到位的地方要求立即整改,切实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建设和质量保证。

    5月8日,记者驱车40余公里来到进化镇麦子窝组蓄水工程处,面前的3个大水池都已蓄满了水。据烟草公司的人员介绍说,该工程新建提灌站2座,安装上水管530米,安装输水管道1855米,新建调节水池3口,总容积为450立方米;新建自流渠道7.25千米,新建提灌配套渠道7.035千米。工程建成后切实解决灌区4580亩的烟地灌溉用水问题,可解决周围826户人畜饮水问题。村民告诉记者,以前1亩田最多只能产烟叶100公斤,自从解决了水的问题,现在1亩田能产烟叶190公斤。

    据了解,麦子窝组距进化镇15公里,有国土总面积35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组,826户3353人,人均纯收入1700。全村耕地面积9160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650亩。以种植烤烟、水稻、玉米、油菜等经济作物为主。项目区地势较高,海拔在1084.9-943.00m之间,项目区为中低山岩溶地区,岩溶漏斗洼地分布广,区内无地表河流。雨水降落至地面后即由洼地漏斗进入地下潜流。结合查勘项目区内的地质条件,可供本工程选择的水源仅有唯一一个水源点——麦子窝山塘。

    麦子窝山塘建于60年代,由于原建设受技术限制,且年久失修,导致主坝和副坝均存在渗水点和湿润区现象存在。经改造后总库容为6.86万立方米,使山塘供水能力满足本工程新建提灌站2座,安装上水管530米,安装输水管道1855米,新建调节水池3口,总容积为450立方米;新建自流渠道7.25千米,新建提灌配套渠道7.035千米。工程总预计投资543.70万元,亩均投资1187.1元,建成后切实解决灌区4580亩的烟地灌溉用水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县烟草分公司主管领导多次深入项目区,按照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要求对项目区进行监督管理,对进度缓慢、未严格执行设计方案的施工队伍,及时发出整改通知。整改不到位的,勒令停工,并按施工合同和有关规定追究施工方的责任。以实际行动确保工程质量,确保烟水配套工程持久发挥效益,让烟区农民得到实惠,切实把烟水配套工程建成民心工程,更好地服务烟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质量保证,产业在发展中升级

    “项目的完工只是个开始,后期的管护工作非常重要。”凤冈县局(公司)基建工作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在创新管护组织管理模式和资金筹措管理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在烟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既保量又保质,是凤冈委、县政府和县烟草局(公司)一直探讨的问题。在建设初期,也走过不少弯路:规划不统一,建设方、施工方、受益方职责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