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为改变家乡水土流失和贫穷落后的面貌,22年前,河南省卢氏县横涧乡营子村农民张送军在村后的荒山秃岭上,开辟了50亩杏园。9年前,他又将杏园周边15亩“坡改梯”瘠薄田侍弄成大连片烟田。如今,他不仅用汗水使荒山披上了绿装,秃岭变成了金银川,而且用勤劳和智慧,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年近六旬的张送军系卢氏县横涧乡营子村农民,1954年出生于洛河岸边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穷,弟兄们多,作为长子的张送军只上了两年小学便辍学回家,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幼年的张送军聪颖好学,闲暇时经常摸索果树种植及嫁接技术,因此十几岁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张送军成家后,先后外出打过工,做过小生意,生活的艰辛磨砺出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尽管经过了一番努力和拼搏,但由于妻子体弱多病,加之上有老下有小,张送军始终没有改变家庭贫穷落后的状况。
1990年秋后的一天,张送军外出归来,适逢大雨滂沱,看到从村边沟沟岔岔流出的浑浊的泥浆水,他想到这些都是由于生态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由此他萌生了绿化荒山的念头。然而绿化荒山种啥树合适呢?他想起了在渑池打工时,看到许多农民种植仰韶杏发家致富的情景,于是决心在村后的荒山杨家山种植杏树发展经济林改变家乡水土流失和贫穷落后的面貌。
张送军将想法给家人一说,立刻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尤其是一生胆小怕事的老父亲说啥也不答应。村民们听说张送军想在石头窝里种果树,便议论纷纷,心想老张莫不是脑子出了毛病,石头窝里还能长出金蛋蛋?
倔强的张送军不信这个邪,苦口婆心地说服家人后,背起镢头、锄头当年秋天就上了山,这一干就是22个年头。刨石垄,挖树坑,硬是在一撅头下去一个白印印的烂石垄里,开出了一道道的育林带,垒起了一道道的石堰。山上没有土,他便一箩筐一箩筐往山上担;山上没有水,他便一担担往山上运。第一茬杏树苗栽上,他和老伴整整瘦了一圈。为了保证栽下的树苗都能成活,发出的嫩芽不被牲畜啃掉,他和老伴又在山上盖了一间土坯房,日夜守护在那里,对于每一棵树苗,张送军都给予了子女般的呵护。
1995年,老伴由于积劳成疾不幸去世,为了给老伴治病和料理后事,张送军欠下了一屁股债。两个年幼的子女上学需要花钱,山上的果园管理需要资金,果园还要不断地扩大规模,这些都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但这些丝毫改变不了张送军绿化荒山的决心,他借便了亲戚朋友,又托熟人到信用社贷了一笔款,终于度过了难关。
“十年树木。”杏树在张送军的精心呵护下渐渐长大,终于由指头粗的树变成了碗口大的林,杏园终于在3650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和煎熬中变成了现实。
2001年,张送军种植的50亩3000多株杏树陆续挂果,当年便见到了10000余元的效益。次年,张送军又扩大了果园规模,不仅还清了全部贷款,而且收入又翻了一番。
2003年收罢杏卖罢果,张宋军算了一笔经济账,50亩杏园丰收年景收入也只有2万元左右,加上忙时雇人施肥、除草、打药、修剪树木、采摘果实,实际收入不会太多,既使到了盛果期收入也不会太理想,如遇到倒春寒、天大旱收入会更少。同时,张送军又算了一笔时间帐,杏树果实成熟需一年时间,期间有半年时间为空闲期,自己要守护果园又不能长时间离开,唯有再开辟一个致富项目才能不枉费时光。
张送军首先想到了种植烟叶,因为卢氏是大烟区,周边乡邻都在种植,不仅有一套成熟技术,而且烟草部门的扶持力度大,技术指导比较到位,种植效益不会太差。地从何来?张送军想到了杏园周边大片荒山,既然能开垦出杏园,就一定能开垦出烟田。说干就干。2003年秋天,张送军开始了漫长的开田辟地之旅。经过一秋一冬的不懈劳作,张送军开垦出了3亩瘠薄田。第二年开春后,他就试种了烟叶。播种、起垄、施肥、移栽忙得不亦乐乎。烟叶移栽后的5月底、6月初,杏逐渐成熟,黄灿灿、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此时,烟田也到了早期的中耕除草、喷药防病治虫关键期,张送军雇了一批乡亲一边采摘果实一边给烟田除草、喷药,来来往往的外地果商和小商小贩“你方登罢我登场”,整个杨家山沸腾了,果香、花香、烟香交织在一起,人声、鸟声、机器轰鸣声相融到一块,张送军笑得合不拢嘴。经过一春一夏一秋的辛勤劳作,张送军种植的3亩烟叶获得了成功,毛收入达到了4500元,加上杏园收入,当年他净获利超过了3万元。
尝到甜头的张送军劲头更足了。在要在管理好果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烟叶种植。为了方便果实、烟叶外运和杨家山后3个村1000余户村民出行,2003年冬,张送军出资15000元修通了通往杨家山上的700余米沙石路,架上了电线杆,并盖起了三间砖木结构的护林房。从2004年起直到2008年,他又开垦了近12亩坡改梯田,他将开垦出的梯田全部种上了烟叶。
如今,荒山秃岭的杨家山经过张送军的辛勤耕耘,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花果山、金银川。个大、味甜、皮薄、肉厚的仰韶杏不仅吸引了众多县内外客商,而且远销广州、深圳、湖北等地,每到果实上市时节,众多客商纷至沓来,老张的仰韶杏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坡改梯天烘烤出的烟叶,料长、油分足、色泽橘黄,上中等烟比例高达70%以上,老张又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烟状元”。
致富后的张送军没有忘记众乡亲。他积极向乡亲们传授果树种植技术,帮助他们发展林果栽培和烟叶种植,走上了一条亦果亦烟相得益彰的致富之路。在他的带动下,营子村如今已发展杏树等果树600余亩,种植烟叶近千亩,许多乡邻靠发展林果业、种植业走上了致富道路。
老张对笔者说,他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使家乡的荒山秃岭都变成既能保持水土流失,又能获得经济效益的花果山、金银川。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